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历史学毕业论文 > 正文

高中历史课堂导学案研究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316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三、启动反思机制,优化导学案设计策略

  (一)体现先学后教理念。“先学后教”是和传统的“先教后学”有本质区别的教育理念,“先教后学”强调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而传统的“满堂灌”方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容易对学习产生厌倦。“先学后教”体现的是一种主动式导学方式,一切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生的学,发现问题再进行教学引导,去解决学生的疑问。导学案的实施体现了这种理念。比如,我们在学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这一课时,为体现先学后教的理念,在导学案上设计自主学习环节,可以将学习内容分为在夹缝中求生存和在斗争中求发展两个部分。提出一些引导问题:民族资本主义大发展受到哪些压迫与剥削?民族资产阶级斗争的目的和对象是什么?民族资产阶级在斗争中求发展的表现是什么?学生首先结合教材,看课本对民族资本主义有一定认识,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产生问题,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和历史作用,教师以学生存在的疑问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更好地掌握知识。导学案的运用优化了“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使这种灵活的教学方法得到实现,增强了课堂实效性,颠覆了传统课堂的教学理念。

  (二)升级学案设计品质。一个好的导学案,需要不断地进行优化升级,一堂课结束后,教师要进行反思,导学案运用也是如此,教师要看导学案的应用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在实际的教学中有哪些好的创意和出现的失误和不足,这些都要进行及时反思、补充、完善。导学案设计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设计导学案,体现出个性化特点,以提升导学案的设计品质。导学案最后的栏目一般都是留给学生的,让学生对一节课的收获进行反思,并发动学生进行总结。这些都可以为导学案设计优化提供重要参数。让教师启动反思,对导学案应用进行科学总结,对全面提升导学案设计水平也有重要的帮助。比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这一课,教师为了方便学生对本课知识进行快速梳理,在导学案上运用填空的形式,引导学生展开梳理,但在执行过程中,教师发现有更好的方式,通过列图表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其操作效果更好。教师立即进行教学设计调整,及时补充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形成新的导学案,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学习体验。不管学生还是教师,只有不断反思才能不断进步,导学案的设计也需要不停的反思升级,才能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让学生对历史课堂保持持久新鲜感。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充分显现个性成为教师的教学方向。教师在导学案中介入主体意识,让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自己去思考、寻找答案,使课堂有序、良性进行,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积极投入到历史学习中。

参考文献

  [1]李朝霞.高中历史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J].学周刊,2016,(8).

  [2]于波.高中历史“导学案”中探究问题设计技巧[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5,(2).

  [3]欧阳国亮.浅谈高中历史导学案的编制和使用[J].教育导刊,2012,(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