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思维定势的利和弊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49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再有思维的稳定性或者说是持续性也是产生思维定势的原因之一。例如,学生刚学了一个公式后总喜欢用这个公式试着解决碰到的所有类似问题。这种思维定势造成了解题思路的狭隘性,使解题过程繁琐或出现错误。这就像我们在多次感知两个不同重量的铜球后,对两个相同重量的铜球也会感知为不相等。可见,思维本身的“惯性”使先前的思维方式或内容被“嫁接”到后继认识中,对后继认识活动就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并不是只以一种形式表现在一个问题中;对于一个问题产生思维定势的原因也是来自多方面的,各因素互相交织、融合造成了思维定势产生的复杂性。
3.思维定势消极作用的预防和消除
要克服和预防思维定势,我们就必须从其产生的原因入手。截断其来源才是克服和预防其消极作用的有效措施。
首先,由于前概念大都是错误或片面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和认知事物的过程中,不要想当然地作出判断,要有充分的理论根据和严密的推理过程。
其次,要使学生建立稳固的学习基础,广泛地学习多方面的知识,扎实地学好每一项内容。知识的缺陷是产生思维定势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分析问题时要全面,不可忽视已知条件和人为多加已知条件。通过帮助学生全面细致地分析新旧知识间的相同、相似、相异之处,明确其联系,尽量减少旧知识对新知识产生的负影响。这是预防思维定势的第二条有效途径。
最后,针对思维定势产生的第三种原因,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学习中的良好思维方式,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综合地运用多种思维方法,不拘泥与一种单向的思维方法。
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对预防思维定势具有极大的作用。那么,我们怎样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呢?可从三方面入手:
3.1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用”、“一题多变”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和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诱导学生能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充分调动各方面知识,用多种不同方法思考解决问题。
3.2培养学生既看整体,又看局部,从整体中透视局部,从局部中统观整体的思维方法。这也是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辩证结合、统一应用的过程。
3.3利用“脑筋急转弯”的问题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师平时要注意收集和积累一些易受思维定势消极影响的例子,使学生上当,从而提高学生的“免疫力”。


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应用论文
学案导学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效率的思考论文
高中生物教学的相关讨论论文
高中生物理实验实践能力研究论文
对高中生物教材改革的探讨教育论文
项目学习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浅谈高中物理的创新教学
物理实验论文优秀[15篇]
浅谈装修须防居室物理污染
职高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浅谈
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融合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中思维定势的利和弊论文(第2页)
[精华]高中物理学习论文
农业经济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漫谈论文
论合伙企业的民事权利能力
机械数控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
试论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构建
德国著作权法中的私人复制与反复制问题
浅谈民事诉讼中的审判监督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