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从《学记》中窥探教育思想
本文共计229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浅谈从《学记》中窥探教育思想
一、教学原则和教育方法的核心地位
教学原则:历来研究《学记》的学者,教师人员都认为教学原则和教育方法这一部分是《学记》的精华之所在,是值得我们细心体会和借鉴的。归纳起来,总归有八个教学原则。
1.教学相长原则
在我看来:这一原则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学习是一种时间,学习使人虚心,虚心使人进步;二是教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为我们揭示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只有通过“学”的这一实践过程,才会看到自己学业方面的差距(学然后知不足),只有通过“教”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知识经验方面的贫乏(教然后知困),看到差距,才能力求上进,看到贫乏,才能不断地鞭策自己。也就是说,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实践,因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学习使人虚心,“学然后知不足”;虚心使人进步“知不足,然后能自反”。要再学习这一过程中有所建树,必须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努力,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知道自己的不足,再进行反省,这样便是学习的真谛了。
2.i息相辅原则
简单的来说就是课内外结合、劳逸结合。课内“时教必有正业”,意思是说在规定的时间内传授正课;课外“退息必有居学”,意思是在正课以外进行的课外作业和游戏活动。课内外是学习的两种模式,是相辅相成的。课内是“礼”、“诗”主要是“学”的学习过程;课外是“操缦”、“博依”、“杂服”,宗旨是“艺”。正所谓“不兴其艺,不能乐学也”,所以课内外活动的相互补充正好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学习的时候要尽心学习,休息的时候要尽心游玩,就是要做到“i焉修焉”,“息焉游焉”。
3.预防性原则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意思就是说要求教师做好调查工作,做好监督工作,在学习工作中的各个方面去观察,去了解学生,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把学生中出现的坏问题从源头上隔断,这样做才能够体会到“发然后禁,则扦格而不胜矣”。
4.及时性原则
这一原则明确指出应该在学生进行学习的年龄方面和学生心理特征方面下工夫。及时地抓住时机,以此达到质的飞跃。这样一来,恰到好处既反对过早,也反对不到时候。
5.顺应性原则
这个原则简言之就是要求考虑年岁的长有;考虑接受能力;要求循序渐进,实行因材施教。
6.观摩性原则
在《学记》中是很重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朋友之间,同学之间相互影响。
因此在视学的过程中药品考查“论学取友”,这也就说明了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可以“相观而善”,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总是想把同伴优秀的、对自己有帮助的、积极的一面学到手,再相互切磋,取长补短,也就印证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只要“则其善者而从之”自己在言行休业的过程中都是会得到好处的。一个人“独学而无友”,冥思独行,有问题也没有地方可以去讨论,有缺点也没有人帮助他加以改正,久而久之,学问和修养上都会落在同行人的后面,成为所谓的“井底之蛙”。所以,为了增进学习效果,应该结交好的朋友,发挥朋友之间的好的影响,不交品质有问题的朋友,避免带给自己坏的影响。
7.启发性原则
《学记》中最中心最要紧的原则就是启发性原则。在《学记》中“君子之教”的特点是“喻也”,意思就是善于启发和诱导。它认为“时观而弗语”是教学的基本纲领之一。主张教学要遵守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教学的循序渐进,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具体来说:
(1)“道而弗牵”。这四个字的意思就是善于引导学生而不牵着他向前走。这里强调的就是教师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了,如果没有教师或者教师不负责,学生就失去了引路人,他就无法或者说很难向未知的学问领域进行了。所以,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引导是十分重要的。


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应用论文
学案导学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效率的思考论文
高中生物教学的相关讨论论文
高中生物理实验实践能力研究论文
对高中生物教材改革的探讨教育论文
项目学习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浅谈高中物理的创新教学
物理实验论文优秀[15篇]
浅谈装修须防居室物理污染
职高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浅谈
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融合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中思维定势的利和弊论文
[精华]高中物理学习论文
农业经济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漫谈论文
论合伙企业的民事权利能力
机械数控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
试论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构建
德国著作权法中的私人复制与反复制问题
浅谈民事诉讼中的审判监督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