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毕业论文 > 正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研究(第2页)

本文共计243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一是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分享阳光,分担风雨”心理情景剧大赛、心理主题班会、心理影片赏析、学校十佳心理使者和优秀心理使者评选、大型心理趣味运动会,制作心理宣传栏、心理漫画展、心理微电影,世界睡眠日条幅签名仪式,“给你一只手”公益活动、“爱的抱抱”爱心活动“画心情”书画比赛,征集心理格言软笔、硬笔书法作品、“心理历程”文章、最美笑脸征集等系列活动。

  二是发行心理期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刊――《心晴》已发行4年。该刊物着眼于普及心理常识,刊登“美丽心灵”主题征文优秀作品,解答热点心理问题等内容。

  三是校报开辟“心理平台”专栏。每期校报安排心理指导老师撰稿,分析学生心理案例,介绍心理健康知识。

  四是开通了心理健康教育网站。网站设有“心闻快报”、“心灵鸡汤”等专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介绍自我心理调解的方法。

  五是拓宽心理信息传播渠道。开通了心理骨干QQ群、飞信群、微信圈,利用学校广播站定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五、开展心理普查、建档和咨询工作

  每年新生入校后,逐一接受 SCL-90和UPI问卷普查。发现异常者,由心理指导老师单独约谈,结合心理委辅导员和班级心理委员平时观察,最后确定是心理问题重点人的建立重点学生追踪档案,同时指定本班或本寝的同学作对该同学进行心理帮扶,实行动态监测。对于心理问题严重的同学及时进行转介,防止重要的危机事件发生。

  在日常的生活学习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咨询,根据情况采用个体和团体的方式进行心理疏导。

六、心理科研工作

  心理中心的老师在工作过程针对发现的问题进项课题立项、发表文章,有力的支持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艰苦、长期的工作,需要形成“全员参与、全过程教育、全方位服务、全面覆盖”的心理健康教育格局,实现教育对象的全体化、教育主体的多元化和教育方法的多样化[3]。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房三虎,宋迎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分析与构建[J].教书育人,2014(02):72-73.

  [2]王国光.整体构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J].中国成人教育,2013(01):82-84.

  [3]杨鑫铨,龚 勋,陶传谱.构建两级心理教育体系 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J].中国高等教育:2014(20):46-48.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