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课题开题报告范文精选(第3页)
本文共计509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7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基于 学校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同认识,学校通过问卷、访谈、统计、实验、观察等方式,结合学校实例,将隐性的观点逐步显性化,从而更好的落实 阳光育人,和谐发展 的办学理念。
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课题认知阶段(20XX.09 20XX.11)
此阶段目标:初步了解体现 阳光育人 的学校文化基础和特征,达成建构 阳光育人 学校文化的共识。
此阶段的工作重点:1)立项申报课题,得到课题组审批。2)编制课题实验研究方案。3)分工研究专题。4)组织课题培训。5)邀请专家讲座
第二阶段:课题践行阶段 (2015.11- 20XX.11)
此阶段目标:行动探索体现 阳光育人 理念下的学校文化,并逐步推进学生文化、教师文化、领导文化三个项目,从而建构阳光学校文化。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与推广阶段(20XX.11 20XX.09)
此阶段目标:形成体现 阳光育人 学校文化特征,完成阳光学校的指标体系,撰写结题报告。
此阶段的工作重点:1)课题组成员在整理研究课题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后测,分析处理实验数据;2)在基本完成各项试验工作的基础上,找出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办法,进行全面总结,使研究课题更加条理化、系统化、科学化和理论化;3)撰写结题报告。
创新价值
对“阳光学校”概念的认识。
尝试着改变学校的传统涵义。它不仅仅是教学组织形式和实施各种教育活动的组织单位,它更是师生的精神家园;它不仅发挥服务于教学和德育的工具价值,更发挥着直接产生教育作用的本体价值。它还体现了我们对 阳光 内涵的深层理解,即:学校应该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展现自己并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力和能力,使学校成为提升师生个体精神生命质量的文化场。
本课题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即对我校管理者、教师、学生有实践性的指导意义。我们在理论的构建、指导实践、并不断地反思改进实践(教育教学)中,提高教育教学实效,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和谐发展。
研究的基础
至2015年,学校坚持一脉相承、特色贯通 ,在传承曹杨二中优秀文化和特色项目的基础上,优化校园环境,实行扁平化的 二级管理体制 ;完善 阳光育人、和谐发展 理念,形成健康运行机制,为师生和谐发展提供保障。2015至2015年,学校探索 文化传承、理念创新 ,提出建设阳光学校的办学目标。2015至2015年,逐渐丰富内涵并形成整体发展思路,坚持依法办校、文化治校、科研兴校的办学策略,探索理念的落实。
学校前期分别研究了《曹杨二中附属学校班级建设实践研究》、《现代学校制度下教师发展性评价的行动研究》、《“合”与“和”学校领导文化行动研究 》三个课题。
《曹杨二中附属学校班级建设实践研究》课题。
学校从2015年开始研究课题,目前此课题已结题,并于2015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名为《建设民主集体,共创阳光人生》一书。学校以 建设民主集体,共创阳光人生 为主题的班级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开展学生阳光人生行动研究,探索平等的师生关系、民主的管理方式、互动的教育机制、开放的教育过程、积极进取的班级文化。
《现代学校制度下教师发展性评价的行动研究》课题
学校从2015年开始研究课题,目前此课题尚在结题阶段。学校开展了以《教师发展性评价制度》为载体的教师发展性评价研究项目,优先建设教师队伍,促进教师成长。聚焦课堂教学,通过目标引领、价值凝聚、分层定位、分类指导、分段实施的行动研究,推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和结构优化,生成积极进取的教师文化。
《 合 与 和 学校领导文化行动研究 》课题
学校从2015年开始研究课题,目前此课题进入认知、践行阶段。此课题体现 阳光育人 理念的领导文化的民主性,在公平、公正、公开人文的管理氛围中,承认每个认定价值存在,充分调动校内成员的积极性,形成强烈的成员归属感和有特色的领导文化。学校以 尊重、理解、宽容、协作、共存 价值基石,并不断渗透到管理工作中;深刻理解 阳光育人、和谐发展 的办学理念,主动研究学校发展中的问题,在学校发展的整体格局中全面策划各领域、各层次的工作,并及时有效地完成各项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