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优)生物化学论文(第18页)

本文共计3974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3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酶工程技术是一种利用细胞器或者细胞以及酶所具有的催化功能来生产出人类所需产品的一门新兴技术, 主要包括了酶的研制与生产、酶分子的修饰改造、细胞器或者细胞以及酶的固定化技术和生物传感器。而酶工程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食品、轻化工业、能源开发、环境处理等领域。

2.2.1 食品保鲜方面。

  现今的食品保鲜技术一直是食品行业的重头戏, 而大多数食品制造商都会利用生物酶来对食品进行保鲜工作。基于酶工程的生物酶为食品提供了一个利于保质的环境。食品制造商根据不同食品中所含的酶的种类为其挑选不同的生物酶, 使食物中所含的不利于食品保质的酶得到抑制, 降低其反应速度, 已达到保鲜的目的。

2.2.2 食品检测以及分析。

  酶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所以酶可以用于对动物以及植物材料的化合物的定量以及定性分析。例如, 用柠檬酸裂解酶测定柠檬酸的含量;采用乙醇脱氢酶测定食品中的乙醇含量等。除此之外, 在食品中加入一种或几种酶, 根据它们作用于食品中某些组分的结果, 可以评价食品的质量, 这是一种十分简便的方法。

3 结语。

  从生物化学发展兴起至今, 国际以及国内有关生物化学的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始终处于高速发展状态。20世纪70年代, 我国成功合成人工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t RNAAla) ;20世纪70年代, 国际上围绕DNA的相关研究技术迅猛发展, 科研人员们在乙肝病毒基因的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20世纪80年代, 科学家们又成功实现了分子育种;一段时间里基因工程生产干扰素、胰岛素、白介素、生长激素、表皮生长因子等都取得了成功。由此可见生物化学一直受到社会广泛地重视, 并继续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炜炜与陆启玉, 酶工程在食品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粮油食品科技, 20xx.16 (3) :第34-36页.

  [2]党翠茹, 生物化学工程对当前生态环境的改造.科技传播, 20xx (9) :第154-154页.

  [3]生物化学工程发展问题及解决建议.

  [4]陈红征, 李菊梅与杨洁, 生物化学工程研究进展及其发展趋势.新疆工学院学报, 1999 (01) :第71-74页.

  [5]林其谁, 中国生物化学基础研究40年回顾.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xx (10) :第930-935页.

  生物化学论文13

  摘要:针对目前高职院校食品生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提出在教学内容和方法、实验室建设及教师业务素质等方面加以改革。期望该教研改革能有效地提高高职高专院校食品生物化学学科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对食品生物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服务。

  关键词:食品生物化学 高职教学 教学效果

  食品生物化学作为一门食品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对该专业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今后从事食品行业的工作,都有很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食品生物化学包括生物化学和食品化学两方面,教学中既要阐明生化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又要讲授与食品有关的化学问题,内容繁杂,各章节之间缺乏普遍规律性等。如此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何能够使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理解和掌握,并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对教学、实验的重点等方面进行调整。提出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实验室设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高职高专院校食品生物化学专业学科的教学效果。

  一、明确教学目的合理安排教学

  食品生物化学是食品专业(包括食品加工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及就业打下理论基础。

  该课程设置应依据不同专业的课程教学目标和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合理调整,有重点地进行讲授。例如,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食品科学系开设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专业,主要是食品加工专业(现代发酵技术、软饮料技术、粮油加工技术、畜产品加工技术等)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食品理化分析、食品添加剂、食品营养学、食品卫生学、动物性卫生检验等)。物质的代谢部分原本在食品生物化学中是比较重要、难度也较大的章节,根据该系食品加工专业(对口班级和普高班级)的实际情况,尤其是食品加工对口班级(高中学校为职业高中)基础较薄弱,根本没有必要在这一章上花费太大功夫,否则不但造成时间的浪费,还容易使学生抓不住重点,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此在该专业学生中应将更多的教学时间放在糖类化学、脂类化学、酶化学和食品的色香味化学等,这些都是与学生的专业课程联系更为紧密的章节,同时为了加强学生对以上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实验安排的重点应放在蛋白质、维生素、糖、酶等的性质验证和综合设计实验上。而对于该系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学生,学生生源较广,学习氛围较浓,有更多的学生有专升本的愿望,为了使其能够很快适应以后升学的需要,并结合教学目标及今后就业要求,应将物质代谢部分的内容作为重点掌握和理解的内容;在实验的'安排上,也应侧重蛋白质、糖类、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检测、核酸物质的分离及酶活力的测定等方面。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