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研究论文(第11页)
本文共计4746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2.4学习要有框架结构,建立思维导图每个章节学完要进行总结,回顾这一章节的所有学习内容,可以画一张思维导图,先把所学这一章的每一小节凭记忆画出,然后向里面填内容,最后回归课本笔记查漏补缺。重要的知识点,比如限速酶、反应地点等都填充上,并用荧光笔标记。如果每学一章都画一副这样一张思维导图,对于学习了什么内容一目了然,书本上的知识变成了自己脑中的框架,书本上的知识也就融入了自己的血液中,被深刻地理解和记忆。如果说在书上记笔记是把书读“厚”,那么总结出思维导图就是把书读“薄”了蛋白质的化学和核酸的化学这两章,有很多近似的地方,容易混淆,可以对比着学习和记忆。糖代谢、脂类代谢、蛋白质的分解代谢这三章也可以通过对比进行复习和学习。
2.5理解+记忆生物化学的学习,一定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消化和吸收,否则单纯的记忆是不可能学懂的。理解是第一,但也不能忽视记忆。经常复习、回顾,是加深记忆的方法;还有对比记忆法,就如同上面所说类似的章节进行对比记忆;还有联想记忆法,比如糖代谢和脂类代谢都与临床疾病息息相关,可以通过临床案例进行联想记忆。总之,只要理解了,下功夫记忆不是难事,可以把思维导图时时拿出来看一遍,到了考试时,会轻轻松松考个好成绩。中职卫生学校的学生,今后要从事临床工作,生物化学是重要的课程,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建立四个问题,解决四个问题,达到对生物化学整体的把握和学习;通过具体学习方法的指导,克服畏难情绪,跟上老师的逻辑思维,反复记忆,就会发现学好生物化学是非常简单的事。而生物化学和这些学习方法也会让同学们终生受益。
生物化学研究论文(第11页)8
摘要
:高职高专医学院校最根本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创新型的医学人才,而创新型人才需具备专业的医学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临床技能。实验课是将学生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增强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针对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与探索,并进行简单论述。
关键词
:医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xx-6401(20xx)11-0076-01
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是改革医学教育的重要风向标。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实验课是增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实验技能的重要环节。随着新材料、新设备的出现和新理论的提出,生物化学的实验技术已有很大的变化。传统的生化实验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需要,医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传统医学生物化学实验中所存在的不足
传统的生物化学教学内容比较陈旧,许多实验手段和实验方式都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的发展,也很难应用到当今的科学领域。同时,也不再适用于现代的医学教学。以往的实验教学只注重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领悟,忽视对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1]。
(一)教学内容枯燥单一
教师的教学形式较为单一、教学内容较为枯燥。例如,在学习紫外吸收测定核酸的含量、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等实验中,缺乏对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锻炼与提升,教师只是一味地授予知识,学生本能地吸收知识,学生无法真正地掌握医学生物化学知识的精髓[2]。
(二)缺少充足的实验设备
与以往传统的实验设备相比,现代的生物化学实验设备简单易操作,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例如,对蛋白质浓度的检测,现代的科研机构已经可以用更节省样本更精确的酶标仪的方法来进行实验,而传统的医学生物教学实验还在用老式的'分光光度计来进行对蛋白浓度的测量[3]。实验设备的老化导致实验场地和设备不能满足实验所需。
二、探索生物化学实验的改革措施
(一)教师要提前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梳理
教师是联结学生和知识之间的纽带与桥梁,教师的教学方式会影响到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不同的教师对实验课的教学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其教学效果也有所不同。教师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改善教师一味讲解,学生一味接收的状态。教师还要运用启发式的课堂教学方式,提前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梳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