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生物化学研究论文15篇【精华】(第17页)

本文共计4471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三、借助生物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命的化学本质的研究是生物化学的研究重点,所以生物化学实验的实验材料一般都是生物材料,生物材料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的情况,这也是生物化学实验的相对误差太大的主要原因。只有学生能够做到严谨、灵活、细致和创新,才可以获得更为准确的实验结果。因此,生物化学实验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研究习惯,使得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高校生物化学教学所采用的实验普遍具有方案已经成熟的特点,所以只要正确、规范的进行操作,就可以得到满意的实验结果,因为实验结果鲜明,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实验的神奇,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出现因为各种因素导致的实验结果不尽如人意,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真排查影响实验的因素。例如在进行“蛋白质的凝胶过滤层析”实验中,通过检测器和电脑对凝胶柱中样品的不同分子量和颜色的蛋白质分子进行分离的洗脱曲线进行展示,让学生真正明确凝胶过滤层析工作的原理和方法。有些组样品的洗脱峰狭窄,体现较好的分离效果;有些则是峰形展宽,没有较好的分离效果,但是学生在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观察之后,通过对柱面进行沉降和平稳上样,得到了较好的实验结果,从而也使得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更为严谨和细致。除去生物化学教学中的验证性实验以及为锻炼学生而进行的实践能力,还需要进行综合性和涉及性的实验,让学生自主的设计实验方案,从而可以更好的了解生物分子的分离技巧。让学生明确在进行生化分离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具备严谨的科学性,还需要具备灵活的艺术性,进而真正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当前全世界都在关注生物化学技术的发展。所以高校在生物化学专业教学方面需要加大力度,最为直接的就是加大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投入力度,相关的教师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主动学习新的知识,更好地进行生物化学的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杨艳芳.关于现代化教学手段改革的一些思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xx.16(4).

  生物化学研究论文11

摘要: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人们在从事各项工作中无时不刻地获取巨大经济利益。而现如今, 生物化学作为研究生命物质性质以及结构的技术学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且方便着人们的生活, 同时也在不断改善着人们所生存的环境。本文综述了生物化学的发展历程, 并总结了其运用的热门方向。

关键词:

生物化学; 环境治理; 酶工程; 蛋白质工程;

  生物化学是由生物与化学相交织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主要研究生命的物质组成及结构、生命过程中所进行的各项化学反应、以及由生命活动产生的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各项性质。随着人们对有关生物化学技术的研究的逐渐加深, 它在制药、环境治理、农业等方面的重要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 生物化学的发展进程。

  这一学科最早起源于19世纪末期。从最初的对于植物呼吸与光合作用, 对于酵母菌的研究, 再到后来的20世纪初期对于激素, 维生素的发现。20世纪30至50年代科研人员们又对各项反应途径进行了探索, 发现了如三羧酸循环的基本代谢途径;20世纪50年代后生物化学技术进入了现代生物化学的发展阶段, 此阶段主要研究的是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而这些理论的发展, 离不开生物化学的进步。

  20世纪, 生物化学技术飞速发展。20年代的`微量分析技术的发明使得科学家们发现了更多的生物分子;30年代电子显微镜的发明, 又使得人们观察到生物分子的结构;40年代发现的层析、电泳技术成为了生物化学中物质分离中的关键技术;而后来的同位素示踪技术又在各项生命活动的进行过程的研究领域起到了关键作用;70年代科研人员们迎来了基因工程的重要突破;并在80到90年代进入了基因工程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期。而如今生物化学技术已在众多的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并且成为了相当具有前景的一门学科。

2 生物化学的应用。

2.1 环境治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