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堤坝施工技术应用(第2页)
本文共计333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②运用水泥土搅拌的方式。首先,应把水泥浆喷人土体,需要结合深层搅拌机进行作业,使水泥与土均匀混合,经过水泥与土的一系列反应以后,凝固成墙。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细粒的沙尘。优点是设备轻便,还使工程造价有所降低;
③运用垂直的铺塑防渗的形式。此技术经常适用低水头堤坝的防渗中,优点是材料以土木防渗膜为主,造价便宜、施工简单。不足之处是脆裂而且容易老化,因此施工中必须控制好质量,防止材料损坏;
④运用自凝灰浆方式。随着我国水利行业的不断发展,行业各类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改进,例如自凝灰浆防渗技术则是从以前塑性混凝土防渗技术改进而来的。此类技术结合水泥及膨润土进行搅拌,加入缓凝剂,在混合物凝固之前可作为孔内泥浆进行填充。待凝固以后增强了墙体的防渗作用。然而,此技术在我国尚未成熟,正处于摸索阶段。
三、水利工程堤坝防渗技术控制措施
在水利工程堤坝防渗技术施工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施工措施:堤坝基体封堵施工措施、裂缝控制措施、堤坝基层砌体处理措施、施工温度控制措施等。
①堤坝基体封堵施工措施。应该先对堤坝全面检查后再对堤坝进行抹灰施工,采取分层次的找平进行施工,否则会出现找平层过厚,不利于后期施工。为了使裂缝洞穴有好的封堵,可采用抗裂材料例如钢筋网等材料来提高整体抗裂效果。
②裂缝控制技术。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好抹灰层。在准备施工前,首先对堤坝基体进行基层处理,对于抹灰层较厚的位置,应当进行分层施工,并适当挂网。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适当使用添加剂,在使用时要控制好添加量。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抹灰层中掺入添加剂之后会提升抗裂性能。施工即将结束时,要均匀用力,压实抹灰层,使掉灰和早起开裂等现象会得到控制。
③堤坝的基层砌体处理措施。砌筑时,应当首先要将混凝土构件与砌体相互结合的部位进行清理,出去多余的砂浆,与此同时,还应使砌体材料浸润,从而使得灰缝砂浆饱满均匀。堤坝顶部因施工不合理会出现施工沉降缝,造成此类现象是砂浆收缩所导致。在砌筑时,最少要分2~3次完成,不能一次性到顶。
④施工时温度的控制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温度裂缝,为此应有效的控制施工时的温度。
a.在对混凝土进行搅拌过程中,先对碎石骨料用清水进行冷却处理,把混凝土浇注时的温度控制在有效的温度;
b.对于气温较高的夏季,进行混凝土建筑浇筑时,利用浇筑层进行散热,应当在满足浇筑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使混凝土的浇筑厚度有效降低;
c.在混凝土浇筑时,为了达到对混凝土内部冷却的效果,可预埋冷却管,然后将冷水灌入到水管当中;
d.要严格对混凝土的人摸温度控制好,并做好养护工作。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的堤坝防渗技术与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涉及范围很广,而这些影响因素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它们彼此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由于防渗加固技术的种类较多,并且各措施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随着我国水利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水库堤坝防渗漏技术也得到了发展和提高。但是,在实际中,堤坝防渗工作仍然面临着很多挑战,堤坝的安全进行对于防洪防汛十分重要,是确保农民生产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水利工程的堤坝防渗加固工作关系千家万户,在堤坝的日常管理中一定要形成堤坝的巡查制度,及时发现堤坝的渗漏情况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堤坝进行防渗加固,确保堤坝稳定与安全。因此,在施工时要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多方位地进行分析思考,进而运用长期的动态质量控制意识采取相应的策略进行防范、改进。俗话说“建筑工程,百年大计”,建筑企业一定要牢固地书立质量第一的思想理念,从管理制度上、施工组织上加以完善。综上所诉,随着越来越多的水利工程需要改进,防渗加固技术也应不断在行业内得到贯彻,使此类技术能够更好的得到普及。因此,大力发展水利堤坝防渗加固技术,对于我国水利工程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
[1]缪志萍.堤防水泥固化土渗透性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05(468):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