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中学语文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分析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27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一)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这是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独立的学习。这一自主学习过程具体来说,由两部分组成。第一就是在学习语文课程之前,学生根据教师提前预设的学案内容自主的探究文本,同时在学案三维目标、重难点和方法指引的点拨下,再结合自身的文化底蕴,借助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以及网上查询等方法,与语文教材亲密接触,探究文本,完成学案的自主学习部分的习题,初步整体感知文本。第二就是质疑,将自己不懂的问题,不理解的问题标记出来,并做好批注,以备在课堂学习的时候进行合作探究。

  (二)合作探究:学生在课堂中的合作学习阶段,分作两步。①互学—学生结对相互检查学案完成情况,指出错漏之处,并相互讨论,解决独学习时的部分疑难问题。②群学—首先,在学习小组内,组员各自提交问题,进行展示交流,进行合作探究,再解决部分疑难;然后,各小组将共同的问题提交班级研讨,进行更大范围的展示交流。

  (三)评价反馈。学生在展示问题的时候,教师要适时点拨,完成学生的能力体系及相关技能的提升。另外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突出语文知识的重点,突破语文知识的难点,指导学生整理语文学习笔记,建构自己的语文知识网络。总之,在语文课堂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主要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支持者和评价者,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