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研究型教学模式探究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551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三、《外国文学》研究型教学的类型
《外国文学》课程内容丰富复杂,时空跨度大,包含的文化种类多样,批评方法跨学科跨领域;学生学识水平参差不齐、对外国文化文学相对陌生缺乏感性体验;因此,不是所有的课程内容都适于让学生自己来完成,需要选择相对自成体系且适宜操作的课程内容来作为研究型教学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的对象。不同的内容根据其自身特点及其被批评研究的状况进行教学设计,即每一种教学类型相对囊括某种类型的知识内容、倾向于训练某种类型研究技能和思维、展现某种研究模式;每一种教学类型具备充分的学术空间,携带多层次的专业信息,而且展现出不同维度的研究视野;每一种研究类型选择相应的一种或多种研究型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内容的实际状况和教学的要求,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的《外国文学》教学内容大致可以分出以下几种类型:原著阅读鉴赏型。这一类型是选取相对接近通俗文学一类的作品来进行研究性教与学,倡导重视文本细读,体会文辞之美且尝试独立提炼作品的内涵与特色。如《伪君子》《巴黎圣母院》《红与黑》《安娜卡列尼娜》等,也有必要选择文字简洁易懂的英文原著一类比如莎士比亚的戏剧、狄更斯及马克吐温的小说等。要求学生精读某几部作品原著,然后写作读书报告。读书报告的内容依据学生的喜好可以关注任何一方面,语言表现力、细节、人物特征、作品思想及人文内涵;可以用情景再现方式表演戏剧或小说经典情节以加深体会。这一类型是最基础的教学类型,适合于对作家作品展开精读,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文字的理解进行判断归纳。作家生平、社会现实与文学创作之间关系探讨型。阅读了解作家所有作品,将它们与作家人生经历中特殊经验与独特情感倾向或时代思潮放在一起比较,梳理其创作中的规律性的思想或艺术特色,探寻作品与作家个人经验及社会思潮之间的关联。适于作品与作家经验、时代思潮关系明显的文学现象。可以选择问题式或讨论式来完成此项内容。文学现象多元阐释类型。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层出不穷,对文学现象的阐释极其多元化。选择一些蕴涵多面、有争议文学现象,进行多元阐释以及前沿理论的最新解读。采用问题式方法,让学生研读作品及各种评论,提炼出重要议题与难题以供师生在课堂上讨论,关注各种批评理论解读的得与失。此后,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该文学现象的某一论题,运用某一文学批评理论对之进行自圆其说的解读并能形成小论文。这一类型,目的是在学生细读作品和研读批评理论的基础上,多角度理解作品,深入了解文学批评理论,学会将文艺批评理论运用到文学阅读的实践中去。相似文学现象横向比较或纵向归纳类型。将跨越时空的文学现象放在一起考察,追问文学现象背后的文化根源,引导学生将文学现象置于文化的广阔视野中来审视;关注某一类型文学现象的纵向发展轨迹,梳理文学现象发展脉络,把握文学演变的内在规律。这一类型针对相似文学现象,意在总体上把握文学与外在文化的关系及归纳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这一类型由于综合性比较强,可以采取课堂专题讲授型方法来完成,也可以问题形式让学生完成局部内容。文学名著与改编影视作品比较类型。外国文学里有较多作品被改编搬上银屏,对同一个作品的两种文本进行比较,找出各自的亮点并挖掘源于文本形式的原因。可以采用讨论式或问题式来完成这种类型内容的教学。
四、《外国文学》研究型教学方案设计
根据某个文学现象本身的特点,确定该教学内容可能包含的类型,灵活组合多种教学方法来实施完成研究型教学过程。以二十世纪英国作家D.H.劳伦斯及其创作为例设计一个研究型教学方案。按教学内容逐条表述:教学要点一:情感经历、恋母情结与《儿子与情人》;教学类型:作家生平及社会现实与文学创作之间关系探讨型;教学方法:问题式、读书报告式、讨论式,互动辅导答疑式。说明:根据劳伦斯特殊而具代表性的情感经历、个人心理对其创作的影响,有必要对作家的生平及时代环境展开了解,深入这一心理情感与创作关系的研究。将个人经历、时代特色、作品《儿子与情人》结合起来,运用弗洛伊德心理学理论对其进行分析综合。课外学生阅读作品及资料,提炼出主要论题及难点,课堂讨论前,学生需要整理出自己的观点及论据的提纲;课堂讨论围绕主要论题及难点进行,提倡自圆其说、观点多样化,认可论据可靠论证充分的观点;完成包括问题答案及个人疑问或感悟的读书报告;课前课后教师随时与学生互动辅导答疑。教学要点二:女性形象、男性形象及两性关系;教学类型:原著阅读鉴赏型;教学方法:问题式、讨论式。说明:劳伦斯主张激发人类的本能激情并以此改善两性关系从而拯救整个被败坏了人性的社会,人物的塑造着重从深层心理展开,劳伦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具有丰富内涵。学生课前细读小说《白孔雀》《儿子与情人》《逾距的罪人》《恋爱中的女人》《查泰来夫人的情人》等,师生讨论得到关于人物内涵与塑造特色的主要论题,学生课前为讨论做好发言提纲的准备,课后整理讨论完成教学。课前课后教师随时与学生互动辅导答疑。教学要点三: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劳伦斯创作主题(人性异化、世界和谐);教学类型:文学现象多元阐释型;教学方法:课堂专题讲授式、讨论式、互动辅导答疑式。说明:对劳伦斯创作主题思想进行梳理把握,意在凸显劳伦斯对人性、自然、社会的思考的独特性,同时介绍与之相关的当代文学批评前沿成果。课前布置学生阅读劳伦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对劳伦斯创作的多元解读的情况及作品中的人文生态理想;课堂讨论需要紧密结合生态批评理论;鉴于劳伦斯创作的复杂和多元,有必要课后以互动辅导答疑形式与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深入全面研究劳伦斯的创作。这一内容的教学,鉴于其难度,也可以由老师以课堂专题讲授的形式完成劳伦斯创作多元阐释、生态视角下劳伦斯作品主题的教学。无论何种教学类型,在教学过程中,都需要教师课前精心备课,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思考退居旁观者位置的引导技巧,课堂讨论时聆听学生发言并尊重学生的思考及观点,赞美学生表达的不同意见,敦促学生课后完善自己的观点与论证,鼓励公布劳动成果。《外国文学》研究型教学改革根本目的是通过教学夯实学生的专业学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科研的能力、训练文学阅读与批评的学术性思维、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为专业人才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提供一些思路。其次,《外国文学》的研究型改革也为高校文科课程尤其是文学课程的研究型教学提供参考或给予启发,使高校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建构更具合理性有效性。再次,《外国文学》的研究型教学改革、其他课程研究型教学改革及其完善是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基础、是研究型高校建设的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