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外科毕业论文
本文共计334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护理外科毕业论文
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从这一定义引申出:现代护理学是研究如何诊断和处理人类对存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一门科学。
儿科护理工作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论文
摘要: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儿科门诊护理中作用。策略:将80例儿科门诊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以及优质护理组各4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护理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心理状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依从率无统计学作用(P>0.05),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作用(P<0.05)。观察家长对护士工作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家长对护士工作满意度为60.00%,两组患儿家长满意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应用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患儿康复,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满意度,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股骨骨折;优质护理;应用效果
1672-3783(2013)11-0376-01
近年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护理模式已经由传统的生理疾病护理转化为生理-心理-社会方式的护理模式[1]。儿科护理经过长久的发展也已经从单一护理向多元化护理模式转变。“以人为本”的护理方式已经成为目前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2]。通过对儿科患儿应用科学、合理的护理策略可提高患儿治愈率,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有利于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优质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策略,为此本院于2013年6月至2013年10月对儿科门诊患儿应用优质护理,并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及策略
1.1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3年10月儿科门诊收治的8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为0~12岁,平均年龄为(4.62±1.24)岁,病程为3d~7d,平均病程为(4.25±1.24)d。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为0~12岁,平均年龄为(4.82±1.34)岁,病程为3d~7d,平均病程为(4.42±1.28)d,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策略
1.2.1对照组:
对照组按常规程序处理,严密观察组患儿的接种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同时留意接种过程患儿的疼痛反应,根据患者疼痛反应情况,调整接种输液的速度。
1.2.2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具体措施如下:(1)微笑护理:患者入院时应微笑接待患儿,让患者及其家属感到亲切,并向家属剖析接种可能出现的不适。(2)与小儿建立良好的关系:观察组护士热情接待患者,在哄逗、抚摸关爱患儿的同时,向家长讲解静脉输液的相关知识,指导家长应用一次性尿不湿,待患儿的陌生感基本消除,选择最佳穿刺部位、方向、角度、速度,一针不成功立即换人,躁动患儿可先固定后穿刺,必要时应用留置针,穿刺后及时巡视,协助家长合理看护。(3)良好有效的沟通:护患的沟通不应只限于临床护理上,更应该把它作为护理工作中的专业技能。良好的护患关系可增进护理人员与患者间的信息交流,增进彼此间的感情和了解,可推动双方间彼此信任,从而可减少护患间的冲突与矛盾,避开医疗纠纷的事件发生,可构建和谐良好的医疗环境,因此良好有效的沟通可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1.3依从性评价:
优:患者在治疗期间严格按照医嘱进行规范性治疗;良:患者治疗期间基本遵照医嘱,但偶尔治疗不规范;差:患者治疗期间基本不按照医嘱进行治疗或中途放弃治疗者。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