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技术论文15篇(精选)(第4页)
本文共计4067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6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牵引变电所及供电臂上负荷行为过程。主要有母线电压损失、牵引变压器的功率损失、绕组负序电流及母线负序电流电压分量、牵引网上的功率损失和最大电压损失。
(2)牵引负荷对电力系统影响的负荷行为过程。主要有流入各发电机支路的负序电流,在电力系统各监测点上的负序电压值等。
(3)对上述各种负荷行为过程进行分析和统计,可以变换得出各指标的统计特征值(平均值、有效值、方差),并给出各指标变化的概率直方图。
5 结束语
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实现了牵引供电系统一、二次侧母线及各馈线的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因数等数据的仿真计算[4],大大提高了工程分析、计算的功能,其精确的仿真能力为牵引供电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李良威。牵引供电系统计算机仿真技术的研究应用[J].高速铁路技术,20xx,5(3):72-75.
[2]李群湛。牵引供电系统分析[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xx.
[3]王越。牵引供电系统负荷过程的建模与计算机仿真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
[4]于万聚。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xx.
计算机应用技术论文3
摘要:
以某个办公设备批发中心为背景,从实际工作出发,通过对公司日常工作的详细调查,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在分析目前本单位的商品销售、库存等问题的基础上,从系统结构的组织、功能的实现、技术的要求及可行性等多方面进行考虑,结合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概念、结构及系统开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认为该课题是一个适应现今商品进销存管理需求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具有一定的实际开发价值和使用价值。
关键词:
应用技术;
管理系统;
误区
1前言
该系统的开发背景是一个办公设备销售中心。
此销售中心销售各种办公设备,其中包括:
复印机、打印机、碎纸机、投影仪等各种办公设备。
平均来看,该销售中心每天要发生二十多笔购入入库业务,而销售中心的销售业务每天达到近百笔。值得注意的是,在同一天内同一种商品可能发生多笔购入业务和售出业务。按照管理规章制度的要求,每天下班前会计人员要根据商品购入流水帐和销售流水帐,按商品编号进行核对库存和累计汇总各种商品当日累计购入量和累计销售量。对此分析后发现,会计业务繁忙容易出现错误,而销售业务量多操作烦琐,应采用计算机管理以减轻工作量。
2可行性分析
(1)软件方面。
系统的性质为MIS软件,因而数据库的设计与操纵是系统设计的核心。从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数据库开发软件来看,对于比较简单的中小型数据库Microsoft Visual Basic的一种解决方案。它为用户提供了Windows所一贯坚持的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无疑是在实际应用中较为成功的用户界面,简洁明了的数据接口与SQL语句的结合支持对数据库进行更为复杂的操作。
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来看,商品的日常业务处理量虽然大,但是其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还是可以分析清楚的,经系统分析可以设计出符合实际需求、易于理解、易于操作、易于维护的后台数据库和前台应用程序。而且对于Visual Access来说,对数量较少的表和其间的关系进行比较简单的操作,正是其擅长的功能,无论是查询,统计都能顺利完成。
(2)硬件方面。
需要一台中档以上的计算机,硬盘的容量应视所要存储的商品信息而定,配备1台打印机以便能够打印各种所需要的查询数据和报表。
人员方面:由于系统的前台应用程序本着简单易用的原则,因此,对操作人员的计算机技术水平要求不高,经过简单培训即可使用系统。所以,开发实施本系统,从技术角度看是可行的。
3对原手工系统的调查
企业的商品按照不同的用途分类销售。管理人员负责商品的销售记录、出库记录、入库记录、利润的核算,根据库存记录定货等操作的处理。
企业管理人员根据商品的销售及库存状况或库存金额来确定销售价格及定货时间,并根据销售额核算利润及企业的支出。还根据生产厂家的信息来决定库存及销售价格。从而预测企业对未来市场的控制及占有率。所需处理单据如表1~表5所示。


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应用论文
学案导学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效率的思考论文
高中生物教学的相关讨论论文
高中生物理实验实践能力研究论文
对高中生物教材改革的探讨教育论文
项目学习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浅谈高中物理的创新教学
物理实验论文优秀[15篇]
浅谈装修须防居室物理污染
职高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浅谈
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融合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中思维定势的利和弊论文
[精华]高中物理学习论文
农业经济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漫谈论文
论合伙企业的民事权利能力
机械数控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
试论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构建
德国著作权法中的私人复制与反复制问题
浅谈民事诉讼中的审判监督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