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物理实验论文(第17页)
本文共计3019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1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2.积极整合物理实验资源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要对实验课程资源进行积极整合,而且相关教育部门要加强对物理实验教学教育经费的投入。学校也要结合实验教学需求,对实验仪器和设备进行更换,提高对开展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创建良好的完善教学设施环境。首先,要对原有的实验仪器和设备进行改造。要积极构建物理实验室,加强对实验室资源的'高效利用,对旧有的实验器材进行改造与重组。比如可以将旧有的电压表拆除下来作为电阻,在拆除过程中,还要利用好电压表的内部结构,实现实验室器材和设备的多学多用目标。其次,在物理教学中,还要对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利用。物理学科与实际生活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要加强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避免资源过度浪费与流失现象的出现。例如:在“凸透镜对光的作用”的学习中,可以利用水、玻璃以及透镜等开展实验教学,实验效果非常显著。
3.采用多样化的实验教学评价方式
根据新课程标准,初中物理教学必须要积极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挖掘学生全方面的潜能,满足学生实际所需。所以在实验操作考试之前,要对学生开展实验操作培训,注重考核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现阶段,在物理实验教学的评价方式中,档案评价方式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具体做法就是在学生开始进行物理实验之前,要引导学生积极创新,及时记录好学生的实验表现,以此来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水平,然而这种评价方式浪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评价效果比较浅显,所以可以整合考试和档案评价方式的应用,有助于将物理实验教学的评价落实到位。
三、结束语
总之,加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势在必行,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发挥出实验教学的积极作用,进而为初中物理教学的发展保驾护航。
物理实验论文 15
一、概述
在传统物理实验课堂上,一般模式往往是通过教师的理论讲述与学生的练习相结合。实验课上,教师将实验的要求、步骤、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在学生动手之前先讲清楚,接着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步骤一步一步地完成整个实验过程。这种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表面上看似乎完成了实验教学任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按部就班地做完实验,但细究下发现,除此之外别无其他用处,更遑论学生发现、探索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探究性实验教学方式不同,与传统物理实验教学相比,探究性实验教学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与探索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实验操作的过程体验和知识探索。在探究性实验课堂中,实验的结果往往不是那么重要,学生主动学习、体验才最重要。学生在动手实践之前,可以分析和探索问题,在操作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观察者在旁给予适当的指导,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
二、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策略
教师采用探究性实验教学法时应当把握好以下方面的策略:
(一)设置探究性实验教学内容
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基本前提是具有探究性的实验教学内容,教师在设计探究性实验课堂教学时,应当有针对性、计划性地选择一些极具探究价值的实验内容和主题促进学生动手实践。在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上,富含探索价值的实验内容有很多,如探究物质的密度、沸腾等实验。除此之外,教材课后的很多小实验和生活中出现的物理现象都可以派上用场,将其变成演示性实验,让学生动手实践,这些实验内容都具有探索意义。
(二)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物理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讲授和示范为本,不仅刻板、陈旧,而且可操作性不高,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不利。探究性物理实验课堂需要一些新颖独特且效果极佳的教学方法支撑,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摸索和创造新的`教学方法。如我在探究物质的密度这节实验课时,就通过演示密度计的制作方法让学生在实验课之前自制密度计。这一自制器材的过程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密度的基本含义和原理,而且让学生体验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乐趣。
(三)引入生活素材,拓展探究性实验课堂
物理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学生日常生活实际中,可以看到很多物理现象,如水中倒影、小孔成像、冬天窗户上的水雾形成……教师对学生日常仔细观察到的物理现象进行筛选,选取其中具有探索价值的生活素材,将其与课本知识内容有效融合,并引入实验探索教学中,这样既极大地丰富了探究性实验课堂,又提高了学生对实验知识的生活化运用能力。如学生每天都看见且运用的交通工具———自行车就蕴涵多种物理知识和现象,像自行车前进过程中涉及的摩擦力知识,脚踏板与大齿轮盘之间的杠杆原理,自行车坐垫下设置弹簧的减震知识等,都是生活中常见且典型的物理现象和知识的具体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