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旅游管理 > 正文

(经典)旅游可持续发展论文15篇(第21页)

本文共计4842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62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总之,对于海南省热带雨林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需要不断地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需要在求稳定的前题下求发展。热带雨林生态和谐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前提和保障,同时也需要以和谐的社会环境,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海南省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社会构建的具体表现,需要以充分合理的自然资源,使热带雨林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让人们在享受到旅游乐趣过程中,学会保护自然环境,使人类永远能够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⑥

参考文献:

  [1] 老嘉山林场:打造森林公园 发展绿色旅游. 安徽经济报,20xx.

  [2] 中国最完美的热带雨林[J]. 科学大观园,20xx,(15).

  [3] 许道顺,许升锋.打造海南省“旅游之岛”品牌的对策建议[J].海南金融,20xx,(08).

  [4] 丁易.海南岛退化热带森林植被恢复生态学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xx.

  [5] 周金泉,何文晋.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急需解决的五个问题[J].新东方,20xx,(Z1).

  [6] 武剑.热带雨林可以呼吸的时尚[J].体育博览,20xx,(03).

  旅游可持续发展论文13

摘要:

随着世界各国环保意识的加强,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总趋势。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自然环境及地理位置等特点,致使农业生态旅游成为国家发展的要求,同时在发展中也必然会面临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农业生态旅游含义与特征、发展中国家农业生态旅游的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以期为发展中国家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农业生态旅游;现状;可持续发展;对策

  农业生态旅游萌芽于20世纪30年代,历经持续发展进而扩展到世界多个国家。农业生态旅游以绿色、环保为经营发展理念,借助于农业生产,将农业与旅游景观有效融合,既达到了旅游业的休闲娱乐目的,又实现了旅游业发展的低碳环保目标。因此,世界各国纷纷推行农业生态旅游,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存在许多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笔者针对面临的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农业生态旅游含义与特征

  农业生态旅游是农业资源、自然生态环境与旅游相结合的产物,随着世界农业生态旅游业的飞速推进,发展中国家纷纷抓住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契机,通过农业生态旅游带动国家经济的发展。笔者就农业生态旅游的含义、特征以及意义分析如下。

  1.1农业生态旅游的含义

  农业生态旅游是以农村生态环境为依托,以生态农业资源为基础,以农村生态文化为指导,以低碳环保为目的,以生态可持续发展理论为规划原则,通过对农业资源的合理布局整合和科学规划设计,将旅游业与生态农业发展有效地融合而产生的一种集旅游、休闲、体验民风民俗、健康环保为一体的旅游活动新形式[1]。由于该旅游形式贴近自然,灵活多样,便于实施推广,日益受到游客的青睐,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农业生态旅游景区,发展中国家更是通过开发农业生态旅游推动国家旅游业的发展。

  1.2农业生态旅游的特征

  1.2.1环境保护有效性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接踵而至的环境危机日益升级,环境保护问题现已上升为国际热点话题。在旅游业发展方面,通过转变传统模式为农业生态模式,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挥生态农业的生态优势,进行环境保护科学布局,实现农业、生态环境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从而有效地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

  1.2.2农业生态依托性农业生态旅游突显出生态农业对旅游业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旅游业以生态农业作为发展契机,对农业生态资源进行充分合理的开发利用,把传统农业生产转变为新型生态农业技术及成果,通过展示逐步形成新型农业生态旅游。可见,农业生态旅游以农业生态作为支撑点,对农业生态的依赖性很强。

  1.2.3乡村文化融合性由于乡村文化能展现不同地域特异的民风民俗,能显现当地保留的历史文化资源,能激发人们参与的热情,因而致使乡村文化成为农业生态旅游的一大亮点。在农业生态旅游发展中,乡村文化通过对各组成要素的相互融合,让游客感受到农业生态景观与特异乡村文化融合之美,为游客带来了巨大的文化审美享受,提升了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品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