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开题报告 > 正文

化学工程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第3页)

本文共计438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通过工程实践,使工程硕士熟悉本领域中的项目规划、产品研制、设备设计、工程强化、环境保护等某一或多个环节中的工程知识,并撰写总结报告。通过工程硕士在工程实践中的态度、表现、过程、实践内容和总结报告质量,对其工程实践课程成绩进行整体评价。工程实践采取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方式。在双导师指导下,工程硕士通过在企业参加工程实践活动,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提高发现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工程实践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由校外导师、校内导师和企业相关技术人员组成的考核小组给出。

3结语

  针对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研究和实践,建立了基于化学工程视角的“2121”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即,建设校内和校外“两支”师资队伍、构建“一个”突出实践性与应用性特点的培养方案、打造校内实验平台和校外实践基地“两个”培养平台、建立“一个”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企业实际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该研究将为化学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依据,为其他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借鉴,为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实践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必文,胡良斌.构筑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平台提升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J].科技视界,2013(4):47.

  [2]茅艳雯.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材料工程硕士的视角[D].上海:上交通大学,2011.

  [3]柴松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3.

  [4]申少华,周虎,李国斌,等.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现有基础与建设思路研究[J].广州化工,2014,42(21):204-205.

  [5]申少华,李爱玲,李国斌,等.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运行管理研究[J].广东化工,2014,41(21):227-228.

  [6]申少华,彭青松,刘爱华,等.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工作现状及建设思路研究[J].广东化工,2014,41(18):191-192.

  [7]申少华,周虎,曾坚贤,等.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5(2):148-149.

  [8]刘国清,申少华,黄念东,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工程实践教育研究[J].广州化工,2015,43(6):176-177.

  [9]申少华,高文华,胡忠于,等.与专业相结合的研究生社会实践研究[J].广州化工,2015,43(4):224-225.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