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论文【优秀15篇】(第6页)
本文共计4797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6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2)教学师资优势。现阶段,从事“慕课”教学工作的教师大多都是来自于世界名校的知名教授与专家,他们有着丰富且先进的教学经验,学生们可以对高水平、侧重点不同的教师进行自由选择,这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
(3)教学模式优势。开展“慕课”教学,学生不会受到上课地点与时间的束缚,在学习过程中,他们还可以自由选择回放或快进,以自己所学的实际进度为依据决定课程的具体内容,学习进程的可控度与自由度更高,这是现场教学难以比拟的优势所在。
2.2“慕课”促进大学物理实验开放式教学的具体体现
(1)更新课程内容。基于办学资金与办学基础的限制,我国很多高职院校所开设的物理实验课程大都存在着仪器设备品种少且落后的现象。“慕课”的教学资源优势十分明显,开设“慕课”的院校大都有齐全的实验仪器设备。通过“慕课”,学生能够了解很多在校内无法见到与掌握的物理实验仪器的操作原理与方法,增长高科技知识,这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增强,对学生视野的开拓、潜在创造能力的开发等均有很大的益处。
(2)丰富课程内容。通常,我国高职院校物理实验课程的课时都比较少,如果想在固定的学时内增设更多的实验项目,就必须对各个试验项目的授课时数予以缩短,但是,学生的实验能力是有限的,这又对相应学时数的保证提出了要求。“慕课”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通过“慕课”自学相关实验项目内容,在课堂上对其进行提问,并让学生相互讨论,通过具体实验获取并巩固知识,这有利于授课时数的节省,由此便可增设物理实验项目,实现在有限课时数内对实验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内容的丰富,在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同时让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翻转课堂”。
(3)减少课程投入。于大部分高职院校而言,投入仪器设备的资金本就有限,加之物理实验教学多以公共基础实验课程教学为主,因而通常情况下都得不到足够重视,可以购买的仪器设备由此也会更加有限。“慕课”的到来能够解决高职院校购买仪器设备资金少的难题,部分价格高昂的实验项目仪器设备是无需购买的,学生只需要对“慕课”加以利用,通过自学或借助教师的讲解便能掌握仪器的原理与使用方法,这向高职院校物理实验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4)提高课程效果。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着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时数少、仪器设备落后、师资水平有限以及学生接受能力不强等问题,这些因素都会对其物理实验的教学质量产生负面影响。“慕课”丰富了普通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他们不再仅仅是授课者,还是学习者,通过向名师学习,这些普通教师能够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以此对学生进行更加专业的教授与指导。学生可以与自己的实际水平相结合选择课程的学习内容,带着问题上实验课,这样不但能对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产生极大的调动作用,还能优化他们的学习效果,将其潜能更大程度地激发出来,对其创造力予以挖掘,实现对自然科学素养的培养。在此意义上,将“慕课”融入到大学物理实验开放式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
3以“慕课”促进大学物理实验开放式教学的努力方向
3.1构建大学物理实验“慕课”网络平台
随着网络建设工作的不断开展,我国很多高职院校都有了自己的网络教学平台,但是,有的院校中平台的利用率并不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师生之间的互动比较少,参与讨论的人员通常只限于本校学生,致使这些网络教学平台没有足够高的“人气”,这最终对高职院校优质资源的共享产生限制。通过建立“慕课”网络教学平台,更多师生能够对高职院校的教育与教学资源进行共享,作为物理实验开放式教学的前提与基础,平台中所具有的讨论功能、师生互动、成绩评定、作业提交等内容都会得到极大的丰富。
3.2对学生学习、年龄以及文化背景等加以考虑
对于学生而言,网络“慕课”的选课基本上是没有“门槛”的,只要有学习需求,任何年龄、知识层次以及教育背景的人都能自主选课与学习,这与“终生教育”理念相符。但是,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涉及的部分仪器操作是有一定危险性的,如果学生对基础知识并不了解,只是单纯操作仪器,对其创新意识的培养而言是不会产生促进作用的。基于此,物理实验教学的开放需要先对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分类:一部分是在校学生必须预习的内容,涉及理论知识与仪器操作规范,以此为内容对学生进行考核,将最终成绩作为预习分数录入总成绩中;另一部分是以校外学生为对象设计的教学内容,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许可校外学生来学校实验室进行现场仪器的操作并记录实验的内容,对这部分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要求需适当放宽,单独开设实验时间,不能与本校学生的学习产生冲突,以此保证课堂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