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毕业论文[优秀15篇](第12页)
本文共计3821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8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1、实时数据采集,能及时向程序化控制服务器提供最新的站内所有开关位置,所有的模拟量(电流,电压,功率),以及其他辅助的遥信点。为程序化控制提供及时可靠的判断依据。实时数据采集功能在目前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早已具备,并且其精度和误差已经能控制在较高的水准上。
2、友好的操作界面,可以在操作时实时的观看主接线上的变化。
这点也能满足相关要求,但随着程序化操作的具体实施,对友好操作界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诸如操作票预演界面、程序化操作规则校验工具等等,这些将在以下的部分做解释。
3、防误闭锁功能,由于有了五防功能的配合,可以最大幅度的减少由于程序化控制逻辑而产生的误操作。程序化操作与防误闭锁功能相结合能有效防止程序化操作过程的误操作,保证操作实施的可靠安全稳定,并为跨间隔的程序化操作提供有力的辅助条件。
4、可靠的操作功能,将程序化控制的每个步骤可靠的执行。程序化操作过程的每个步骤都有相关的手段和工具去完成,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或者条件不满足都将中止该次操作,从而保证每个步骤的可靠执行,同时也给程序化操作提供了一种实施的标准和规范体系。
5、事件记录功能,能够记录下程序化操作的整个过程。
通过事件记录功能可以有效提高程序化操作的正确性,并在每一个步骤完成后可以通过记录数据核实上一步骤的正确可靠以及为下一步骤的实施奠定基础。
6、通讯技术,系统具有与多个远方调度中心、站内微机型继电保护、站内电量计费终端(ERTU)和直流系统等智能装置的通信能力。在远动机房设置远动通信工作站,与调度通信通过远动通信工作站进行,通信具有主备通道自动切换功能。程序化操作的远方调度实施在另一方面也大大减少了现场作业的劳动量,提高了效率,同时解决了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倒闸操作问题。
2、3程序化操作的验收及实现
所有程序化操作规则、操作判断都保存于相应间隔层保护测控装置中,在增补间隔或者运方改变时,就可以直接增补和测试装置。这种方式减少操作中监控信息的交互,提高了信息采集的可靠性,加快了响应速度。
1运行状态辨别和检测
设备运行状态是程序化操作中一个比较重要依据,必须使用独立的程序实时进行采集和判断。为了防止不到位的情况,要求所有位置开入双位采样(合位、分位)进行判断,即手车从工作位置到试验位置时,不仅要求判断工作位置辅助接点打开,还要判断试验位置辅助接点闭合。需要判断的开入有断路器位置和刀闸位置、手车辅助接点等;同时利用交流电流、电压作为辅助判据,判别装置的实际状态。如开关分位时,应该同时检查二次回路没有电流。
2程序化操作规则
为满足现场运方变化的要求,程序化操作的规则应设置成可以整定;如果接线方式已经确定,也可以直接固化在程序中。分析规则后可以发现,规则的要求就是判断遥信状态、实施控制;实施结束后再判别遥信状态。
在程序化操作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该间隔保护动作、实施控制后分合不到位、执行急停操作时则立即中断程序化操作,并做记录。记录程序化操作执行到哪一步,什么原因造成程序化操作的中断,并把这些信息上传给后台和调度系统,以备检查。程序化操作中断后,如果需要处理就要进行常规操作。如果正常动作后,则上传操作成功信息。为方便程序可靠、稳定运行,把程序化操作这个逐步操作的过程做成一个公用程序,考虑操作可靠性、安全性,程序化操作规则需要整定3种信息。(1)规则总数。(2)各规则的总步数。如线路单元由热备用状态转运行状态,总步数2、第1步,在热备用状态时,合断路器开关;第2步,检查断路器开关是否合上。(3)各规则的每一步规则设置。每步规则也分为3个缓存区,第1个缓存占用1个字节(8bit),其中最高位bit7作为判断是实施控制还是判别遥信,其余7比特位只在实施控制时加以检查,可以分别表示开关合位、分位,手车工作位置、试验位置,地刀合位、地刀分位,带电显示信号;第2个缓存作为实施控制的遥控号或判别遥信的点号;第3个缓存作为实施控制的目的(控合还是控分)或判别该遥信的合还是分。

](http://www.lw54.com/d/file/p/20240416/795610f50fc3d5810d5120bd596d0a3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