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研究案例教学法在高职会计专业的应用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35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1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协调。传统的讲授教学法的优点是可以进行知识的系统化传授,而案例教学法则有可能只注意到某些方面内容而忽视另外一些内容,因为来自于实践中的案例不能包含课程所要讲授的全部内容。协调可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每门课开始上课时,首先由教师讲授每门课的知识体系及重点内容;第二阶段,在案例讨论后由教师总结案例,并结合案例系统讲述有关知识。也就是讲授→案例分析与讨论→讲授的过程。这样做既可以避免传统讲授教学法的被动性,也可以克服案例教学法的局限性。

  2.2设计案例教学的步骤。会计案例教学目标必须符合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应能促进学生理论水平、操作技能、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提高,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得以实现。为了避免案例教学的盲目性,在时间上可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以及其他相关课程的顺序安排;内容上可按先章节独立案例后课程综合案例这样的步骤进行。章节独立案例主要是针对某一章内容或某一个问题的案例,案例往往比较小;课程综合案例主要是某一门课程的案例,案例设计的内容比较复杂,案例较大,但一般只涉及本课程的内容。两方面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我们现在的做法:

  (1)基础实操类。这类案例通常有标准的答案,如某个简化的企业核算的完整过程。这类案例可以是章节独立案例,也可以是课程综合案例,主要适用于基础的会计课中,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会计方法;实操练习也解决了会计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实验室教学,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学生真正掌握会计操作方法,有些内容,如发票、凭证、账簿等,在课堂上很难下定义和解释,但到现场却很容易说清楚。

  (2)实务案例类。这类案例主要针对某一类会计专业问题或该课程的内容设计,通常设有标准答案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