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论文(第22页)
本文共计4308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4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20xx 年是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一个重要年份,为逐步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国家主管部门发布了多项有关企业年金的规章,对企业年金的建立与运行进行相应的规范。20xx 年1 月6 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同年2 月23 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公布了《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上述两部规章都是自20xx 年5 月1 日起施行,对企业年金的建立、运行及管理进行了规范。20xx 年12 月31 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暂行办法》,自20xx 年3 月1 日起施行,该规章对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机构资格认定的程序、标准等进行了规范。
对于企业年金的所有者———员工个人来说,企业年金属于私人经济范畴,是一种私人性质的产品。一般来说,企业年金基金在经营中独立于举办单位的资金和业务,即使举办单位破产,员工仍然可以领到企业年金。因此,企业年金是以民间储蓄为基础的私人养老金。企业年金制度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比,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不同点:
1.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一般是政府强制实施的、统一的养老金计划,管理机构的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由政府统一安排,政府机构进行管理。企业年金计划一般由企业自愿决定是否建立,并利用市场机制来自主选择合适的管理和运营模式,弹性较大,灵活性较强。
2.养老金是公共产品,而企业年金属于私人产品,因此政府对企业年金一般不直接承担责任。政府对企业年金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推动立法、税收政策和适度监督管理等方面。
3.基本养老保险筹资模式一般采取现收现付制,通过代际赡养来提供养老保障。企业年金则大多采取完全积累制(法国是唯一的例外,采用全国统筹、现收现付的强制性企业年金计划),实行个人保障,以个人账户方式记载每个员工企业年金的企业缴费、个人缴费以及投资收益、利息等全部资产。企业年金个人账户全部资产归员工个人所有,不能调剂使用。
4.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由政府机构管理和运营,保值增值的.手段通常是银行储蓄和购买国债,同时也可以投向证券市场,但确保安全性为第一原则。企业年金主要是通过资本市场如各种金融机构来运作,投资手段更加多样化,更加注重基金的投资收益率。
5. 基本养老保险强调社会公平原则,收入再分配的色彩突出。企业年金更注重效率原则,在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战略中是具有长期激励和保障功能的福利手段。
二、企业年金制度的长期激励和保障功能
企业年金是企业在基本养老保险之外为企业员工设立的一项福利制度,目的在于提高退休员工的生活水平,满足人们对较高层次生活水平的追求。企业年金可以起到增加企业凝聚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长期激励和保障的功能,因此,企业年金一般被视为员工福利计划的一部分,组成企业员工的薪酬体系,属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目前我国的企业年金总量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对企业年金的实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能够将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同企业人力资源战略有机地结合、发挥出企业年金制度的激励功能,成为我国企业年金制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初衷是鼓励熟练工人继续为企业忠实地服务,解除将要退休的老员工工作能力下降的后顾之忧。企业年金制度在我国的快速发展,说明企业年金与企业发展存在密切的关系,获得了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已经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补充基本养老保险,提高劳动者的退休待遇。对于国家来讲,企业年金有利于分散养老保障责任,适应人口老龄化的需要,因为企业年金计划的建立使降低国家基本养老金替代率具有了可能,对于个人则分散了老年收入的风险,也提高了退休保障的水平。在工业化国家,企业年金的目标替代率一般为20%~30%,与公共养老金合计可达到60%~70%的总替代率水平。在我国,按照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总体方案设计,劳动者退休后的收入保障将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法定的基本养老保险;(2)企业年金;(3)个人储蓄性保险(如商业性人寿保险或储蓄等)。因此,企业年金是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重要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