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关于我国传统音乐伦理思想探析(第4页)

本文共计548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其二,荀子继承了孔子“美善统一”的思想,明确提出“美善相乐”之音乐评价标准:“故乐行而志清,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荀子·乐论》);《吕氏春秋·适音》指出:“夫音也有适,何谓适?衷,音之适也。衷也者,适也,以适听适则和矣。”

  其三,《乐记》明确辫析了“和乐”与“淫乐”、“美”与“善”的关系,指出“德音之谓乐”(《乐记·魏文侯》),而“郑卫之音”就是“乱世之音”、“亡国之音”。可见,《乐记》一方面强调乐的情感表现必须符合中和之道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强调只有艺德统一、美善统一的“德音”,“中和之音”,才具有修身养性、治国兴邦的伦理功效。

  综观我国传统音乐伦理思想,它们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和反映,既有积极的和进步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和局限性的一面,这些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既然是时代的产物,也必然会受到时代的限制。笔者对这些思想进行探析,是为了阐述上音乐伦理思想的概貌,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揭示音乐伦理思想产生与发展的规律,对新时期正确地认识音乐伦理的现代意义获得有益启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