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期下的新闻传播主体变化论文
本文共计861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新媒体时期下的新闻传播主体变化论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新媒体时期下的新闻传播主体变化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新媒体时期下的新闻传播主体变化论文 篇1
摘要
:信息社会的快速来临使得各行各业都面临变革,新闻传播领域也不例外。新媒体一步一步取代了传统的媒体传播模式,成为人们生活中传播新闻信息的重要媒介。新媒体时期的信息传播模式更加多样化,传播速度有了质的飞跃,同时传播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新媒体带来的变革不仅影响了新闻传播主体和受体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对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以及相关工作者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以此为切入点,详细探讨了新媒体时期新闻传播主体的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和启示,以期为研究此课题的相关人员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新媒体时期;新闻传播;主体;受体
1新闻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关系的演变和现状
1.1新闻传播主体和受体关系演变分析
新闻传播主体和受体在演变中经历过模糊、对应与和谐统一这三种关系,当新闻还不是一种职业时,传播主体同受体之间是模糊的关系,人们对新闻传播的主体和受体等概念完全一无所知,所以对他们的关系也是一无所知的状态,所以这段时期中,新闻传播主体和受体之间的关系是模糊关系。在大众传播的时期,新闻传播的主体和受体被区分开来,各自有了自身的角色意识,此时他们形成了互相对应的关系。而后到了新媒体时期,人人可进行新闻传播,其颠覆了传统的以新闻传播主体为主导的思想观念,让传播主体同受体间能够实现沟通,以此让人们的多样化需求进一步得到满足,这个阶段的新闻传播主体和受体之间是和谐统一的关系。
1.2新闻传播主体和受体之间的关系现状
新媒体时期的到来对传播主体和受体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的同时,也使得二者在信息传播中出现了新的特点。首先,传播主体和受体发生了本位变化。新媒体时期的新闻信息传播内容不只在于传播主体的选择,也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根据受体的爱好而进行传播的。同时,受体也不再是传统的被动接受的状态,他们同样能够将新闻发布出来,组织大众参与讨论,从这个角度来看,受体和主体之间的角色有时候是能够互换的,无论哪个角色,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其次,新媒体时期的传播主体和受体间可以更方便地进行交流。受体能够随时对新闻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不正确的新闻传播内容可以予以纠正,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只接受信息而没有渠道进行反馈的状态。
2新媒体时期新闻传播主体变化带来的影响和启示
2.1新媒体时期新闻传播主体变化带来的影响
新媒体时期,新闻传播主体的变化对新闻相关理论、新闻内容的把握和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员都有很大的影响,可以从下面几个部分进行分析。首先,新闻传播主体变化对新闻相关理论产生影响。新媒体时期的新闻不是传统定义的最近才产生的、有一定的传播价值同时被广泛传播的事实。新媒体时期的任意一条信息都很有可能变成新闻热点。与此同时,新闻所具有的客观性也慢慢被弱化了,因为群众中的任何人都可以是新闻信息的传播者,所以,这些人可能会因为个人情绪而传播一些新闻信息,这些信息是否真实可信,就需要受众进行理性的认知和判断了。其次,新闻传播主体变化对新闻内容的把握产生影响。以往的大众媒体时代,新闻传播者自身能够对新闻内容进行严格的把握和甄别,这个过程是建立在新闻传播者具有专业素养的基础上的。而新媒体时期新闻内容的把握者是传播人自身,也就是说,可以是任何人对新闻内容进行把握后再发布,而传播人参差不齐的新闻素养直接影响了新闻内容的整体质量。再次,新闻传播主体变化对新闻相关工作者产生影响。例如新闻记者的工作内容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记者的工作只是简单地收集和整理新闻信息,不用去深层次地分析解读新闻内容。而新媒体时期,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新闻信息的报道中,这对新闻记者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他们需要涉入到新闻事件的背景中,去详细了解事件的解决办法。除此之外,群众因为教育背景和生活环境的关系而有着不同的表达能力和新闻素养,所以他们对事件的描述可能会不太清晰或全面,而新闻记者此时不仅应该深入了解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同时还应对群众的描述内容进行详细的整理,以此确保新闻事件更具真实性和影响力。最后,新闻传播主体变化能够对主流媒体进行监督。以往的信息传播被主流媒体所垄断,传播的具体内容直接由传播组织决定,同时,因为群众没有任何渠道进行反馈,所以新闻传播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新媒体时期,群众能够随时随地传播各种新闻信息,所以主流媒体也面临了被监督的局面,这样可以直接保证主流媒体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最终使其信息传播的整体质量得到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