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音乐 > 正文

浅谈音乐课堂的审美体验(第2页)

本文共计267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刚才说到,现代大学生往往对本国的流行音乐感到兴趣。然而,世界上的优秀音乐作品数不尽,这种各种风格和形式构成的音乐正是作为大学生要学习和欣赏的。人们常说:“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这正是音乐教学较其他学科的优势所在。人们时时刻刻在追求创新的音乐形式和更好的审美体验,所以也正符合审美的规律所在。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的审美趣味向多元化发展。比如施特劳斯的圆舞曲《蓝色多瑙河》那欢快、 明朗、优美的旋律能够激发起人们对春天的想象: 蓝天、白云、红花、绿草、明媚的阳光、清澈的溪流等等,人们陶醉在音响与美妙的想象之中;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第一乐章,通过对贝多芬的生平了解,更进一步了解全曲的核心,它斩钉截铁、咄咄逼人的音乐效果就像是命运的敲门声,表现了主人公与命运之间惊心动魄的搏斗,充满了力

  量和动感之美;圣—桑《动物狂欢节》中的选曲《天鹅》,它是全组曲中最动人的一首乐曲,旋律高雅优美,抒情婉转,与组曲中其他小曲形成鲜明对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无限的遐想。

  无论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要让学生学到、听到、喜欢上更多的音乐作品,这就需要音乐教师不断地加强自身文化素养,特别是音乐素养的积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从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中汲取精神,开阔音乐视野。

三、提高审美品位,培养高尚情操

  现今社会,流行音乐占主导地位,许多大学生认为流行音乐有热情奔放的表现力,听起来令人振奋,而传统音乐四平八稳,缺乏生命力。其实这种现象很多见,流行音乐也有许多优秀的作品,但只是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年轻人对音乐只是停留在情啊爱啊上。作为音乐工作者要让学生体验每一个音乐作品的美感和思想内涵,同时教给他们必要的音乐知识以促进学习,引导学生树立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提高音乐审美的品位;逐步培养学生对高雅艺术的好感、兴趣,从而净化学生心灵、培养高尚情操。

  所以要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就必须对音乐有所选择,“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则民齐而不乱”。用音乐培养良好品格的人,必须用高雅、平和、悠远、怡性、养情的音乐来熏陶。

四、结束语

  总之,提高学生审美品位,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大学音乐教学中,音乐老师一方面要加强美育、音乐审美教育理论的学习,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最终目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