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性原则及在会计中的应用毕业论文(第3页)
本文共计404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5、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任何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在企业会计中的贯彻和运用都离不开会计行为的主体——会计人员。谨慎性原则在实务操作中带有极大的主观臆断性,它的“适度”的把握有赖于会计人员准确的职业判断。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提高了,才能准确把握谨慎性原则的实质,在对不确定性因素进行估计和判断时,才能避免主观随意性。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应加强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教育,会计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才会有求真意识;第二,会计人员应系统地掌握会计专业知识,练好扎实的基本功;第三,会计人员应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加强后续教育。
【参考文献】
[1] 张维宾:《财务会计》,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年版。
[2] 金中泉:《基础会计》,中国广播电视大学2002年版。
[3] 郝淑娟:《浅议谨慎性原则及其应用》,《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4] 杨庆洁:《浅谈谨慎性原则及其应用》,《商场现代化》2007年第5期。
[5] 夏俊梅:《谨慎性原则及其运用》,《中国西部科技》2006年第31期。
[6] 查秉柱:《新会计准则下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中的应用》,《科技资讯》2007年第2期。
[6] 朱清贞:《谨慎性原则及其运用》,《审计与理财》2005年第2期。

论文客服 微信扫一扫

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