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实践的影响(第2页)
本文共计227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6.将建立定期报告和实时报告结合的财务报告制度
传统的会计是按月、年编制的定期报告,这种报告在经济生活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对决策是有用的,信息使用者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企业下一年度甚至今后几年的业绩。但在以竞争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产品寿命周期不断缩短,创新不断加速,经营活动的不稳定性日益显著,竞争越来越激烈,这时仅仅依靠定期报告是难以准确把握企业命脉。巴林银行的倒闭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巴林银行在1993年年末报告的资产净值为4.5亿~5亿美元,可是谁会想到,它在1995年2月末却倒闭了,而这时巴林银行1994年度的年度报告尚未完成。因此,建立一套既能够提供定期报告又提供实时信息的财务报告制度是非常必要的,会计电算化为此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
7.更加重视会计信息分析
在信息时代,会计信息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经济效益提高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会计电算化能将社会经济活动的细枝末节精确地记录、保存和传播,会计信息的分类、提炼、再加工将成为极其重要的工作,因为人们需要的不是不分轻重缓急不断涌现的信息垃圾,而是系统化、条理化、有针对性的信息精品,只有经过加工整理、分析的会计信息才能满足这种需要。
总之,会计电算化的实现,必然带来会计核算对象、内容、方法等会计理论和会计技术的发展,促进会计制度的改革。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应用,对会计和会计工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这种影响必将推动会计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会计电算化是企业信息化的先行者、拓荒者,它促进着信息化事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我们应该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加快会计核算软件的开发进程,使会计电算化的进程更进一步,使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更加健康地发展,从而加快实现企业信息化的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