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浅谈物理学史在物理教学的作用毕业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92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培养科学意识的功能。物理学发展史是人类探索自然规律的历史。通过史料教育学生,可以培养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科学意识。如通过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伦琴射线的发现等生动事例,激发学生对科学家的敬重之情,进而培养学生求实、严谨的科学意识与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良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进行德育的功能。在新课程推进中,应把德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由于众多物理学史料中有很多德育素材,将德育教育与知识教育有机结合,能够更好地发挥物理学史的德育功能。例如,布鲁诺为追求真理而献身;居里夫人命名新元素为“钋”以纪念祖国;富兰克林冒生命危险做“风筝实验”。这些科学家的故事对学生有特殊感染力,德育效果非常明显。

三、开发物理学史教育的途径

  加强物理学史教学在培养学生科学素质方面的作用,已经成为中学物理教学改革的关注点,多方力量相互配合与协作,构建物理学史教育资源库,开发多元的途径以期达到共享。

  1、加强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能否发挥教材教育功能,关键在教师。为了有效发挥学史的教育功能,物理教师本身也必须具有较高的物理学史素养,这样才能在掌握学史知识的基础上,从认识方法论的角度,把握物理科学的发展轨迹与规律,挖掘学史的教育功能。不仅如此,提高学史素质对教师全面理解和把握物理学科的知识体系,提高教学水平,具有长远的意义。

  2、研究规律,调整关系。尽快认识和把握有“学史”教学和“知识与技能”教学之间的关系;各学史教学内容之间,如科学家故事、科学探索的背景、科学发现过程、方法论等的关系;教学中德育与智育之间的关系等。教师对这些关系的认识、协调与处理,才能保证物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才能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科学素质、智力和操作技能的均衡发展。

  3、开展实践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教学中常常仅限于讲故事,“贴德育标签”(即在讲完故事后,加上几句口号)的传统教学方法,这显然不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有计划地组织物理教师在实践中大力开展学史教育研究,深入分析教材内容,适当补充引入科学史料,积极改进教学方法,达成学科素质教育的目标。目前中学物理教材中学史内容所占比例甚微(仅2%左右),教师应适当补充有关科学探索的背景、科学发现过程以及方法论方面的学史材料,挖掘教材的教育功能。同时用现代学习理论为指导,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物理发展历史,领会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行为。

  物理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现代科技所必需的系统的物理知识,还应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科学既是一种人类的知识体系又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和探索过程,而通常的科学方法都贯穿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物理学史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渗透有助于活跃思维,增强胆识,使学生更自觉地继承前人的事业,有效地进行探究学习。把物理学史的知识融于物理教学中,无疑具有重要价值,特别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更是迫切需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