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美术学毕业论文 > 正文

走向生活化的初中美术教学教育论文

本文共计220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走向生活化的初中美术教学教育论文

  “美术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构建生活化的美术教学,是我们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一种理想追求,是当前深化美术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初中美术教学中,要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把生活问题美术化、美术问题生活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观察和实践美术的机会。同时,要让学生学会运用美术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美术素养,体会到美术就在自己身边,感受到美术学习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美术的魅力。

走向生活化的初中美术教学教育论文

一、架起课本与生活的桥梁,是美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基本途径

  现行的初中美术教材编写遵循了“生活的逻辑”,试图以学生的眼光看世界,在内容上彰显“生活气息”,与学生的联系也更为密切。这个变化给了教师更多的教学自由。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先提供相应的生活情境,再来和学生共同探讨图像表达,学生会自觉地进行观察、感知、思考,理解图像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对手绘图像的知识掌握是在自然、自愿的基础上获得的,并且成功的发现让他们激动不已,会有一种如梦方醒的兴奋。学生原有的模糊认识或错误判断在生活实际中得到了矫正,所学知识也必将被自觉用于生活。正所谓:“课堂知识需回归生活经验,课堂理性要达成实践智慧,课堂情感需贯穿生活感悟。”

二、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是实施美术课堂生活化的关键

  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可以把比较抽象的美术概念如构图、色调适当变化为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实际问题。问题是激发学生的原动力,生活中的问题具有形象性和启发性,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引出课题,学生会觉得美术知识实实在在存在于生活中,处处都有美术,增强学习动机和学习信心。

  1、利用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如:讲解色彩知识,教师如果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什么是原色间色复色、什么是色彩的三要素、什么是色彩的冷暖,估计没人愿听。但如果教师结合人们的衣食住行提出:“相同样式的箱子,为什么人们会认为深色的重?”“喜庆的场合,人们要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才不致失礼?”利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会感到美术知识存在的价值,自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运用校园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最有效办法应该是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去实践。由于校园活动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多彩的活动为创设问题情境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由于贴近学生,学生感到熟悉与亲切,会使学生轻松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得以提高。

  3、运用多媒体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手段于一体,能够对真实情境进行再现和模拟,突破现实条件的限制,生学生获得如临其境的艺术感受。丰富的资源展示和多角度地反映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三、开展多维互动的交流,是实施美术教学生活化的手段

  多维互动包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与教学环境、手段之间的互动。美术课如果寓教于相互交流互动中,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与教材自身的功能和内涵,开展体验性学习,进行开放式教学,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广告设计》一课中让学生分组组建广告公司,设计广告招贴,制定活动方案,创设产品展示会,模拟生活中的广告招标活动,学生在活动中是经理、客户、设计人员、产品推销者,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集体协作能力和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学生知道了除教师、课本以外,还有很多获取知识的渠道。这中间主要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环境的互动,在民主、活跃的学习氛围中,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四、多元展示与综合评价是实施美术教学生活化的重要平台

  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学生生活世界的一部分,学生的思想态度也必然反映其中,美术课学习的实际效果是学生学习后最想看到的。学生是否能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同学习成果的展示和评价有密切关系,多元化的成果展现与综合评价是学生智慧生成的外在表现。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