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经济学视角下商务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和对策(第2页)
本文共计350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3、教学条件
学校对商务英语教学的投入不够,一方面学科定位模糊,课程设置单薄,无法形成系统的商务英语教育培养模式;另一方面缺乏商务英语实践的多媒体教室、仿真的专业实训教室、校内外的商务英语实践实训基地,无法给学生一个完善的商务英语实践平台,无法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实践能力,培养的人才价值不高。
4、教师
商务英语的专任教师虽然都具备研究生以上学历,并且都是英语或者国际贸易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理论知识完备,但是他们中很多都缺乏企业工作经历,缺乏实际的外贸工作经历,他们对学生的商务英语实践指导缺乏切身体会的实践经验指导,都是转述别人的经验,实践指导不够生动。
三、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导致其难以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必须进行改革,增加投入,提升商务英语人才的能力。
1、调整独立学院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
以语言经济价值理论及成本效益理论为基础,调查研究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状况和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将本学科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备英语全面知识技能和商务专业知识,能在对外商务公司、机构等从事商务英语接待、贸易洽谈、翻译等工作的商务英语应用型专门人才。独立学院应设立独立的商务英语专业,除商务英语的核心课程外,还应增加商务礼仪、外贸单证实务等实践课程群,使学生充分了解并融入商务英语的交流环境中进行学习和实践。根据语言经济价值理论及成本效益理论,顺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适时灵活地调整商务英语课程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在注重理论和学术的基础上,突出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将扎实的知识基础与专业方向特色相统一,注重个性发展,为学生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培养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让学生毕业后不愁找不到好工作,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 2、开展商务英语全方位的实践教学
为使学生毕业后达到“上手快,后劲足”的要求,我们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和校外实践,加强学生的商务英语实践,使实践教学学时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百分之五十。校内实践包括课堂内外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实践,还包括外贸单证制作、外贸业务流程仿真模拟训练等商务实践以及商务模拟谈判等各种项目化、情景化设计的综合实训训练。教师应该加强已有的课堂教学实践环节,注重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营造良好、有趣的学习氛围,将学生分成小组,引导学生协作完成各项课堂、课外的商务英语项目实践任务。
同时逐步创造机会让学生到校外公司机构见习、实习并进行商务英语实践活动,每一部分的实践都要制订相应的实施方案。学校应积极投入,开放多个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教室供教学使用,同时也应与校外企业积极联系,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拥有充足的锻炼平台和实训机会,保证校内外实践的顺利完成。
此外,将实践、实习活动纳入对学生的成绩考核中,建立更全面的学生评价机制。考试只是考核学生的方法之一,更多的还是要从学生完成商务英语实践任务和项目的情况来决定学生的成绩。
3、注重师资发展
首先,学校应该引进一些具有丰富外贸实践经验的优秀师资,也可以邀请外贸企业的资深从业人员和专家到学校担任客座讲师、教授或者导师,弥补实践型师资的不足。
其次,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调研和实践,提高教师的商务英语实践能力,适应教学的需求。教师也应积极地参与校内外的培训和学习,部分教师应争取拿到外贸相关的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双师型教师。
再次,现代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能够适应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提升自己的价值。教师也应不断提高教学研究能力,作为与时俱进的教育者,应将现代的教学技术和教学方法更多地应用于商务英语教学实践中,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效益。
四、结束语
透过语言经济学的视角,发现当前独立学院商务英语教学中存在学科定位不明确、教学内容单薄、实践教学薄弱、教学设施不全、师资结构不完整等问题,为了建设有效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体系,必须从专业学科定位、实践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硬件设施建设和师资建设等方面改革独立学院的商务英语教学体系,构建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