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第2页)
本文共计252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四、利用网络教学能拓宽学生的视野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要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今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言课程的变革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网络是我国教育课程改革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在网络环境下,拥有大量信息的互联网成为新的知识来源。例如:我教《秋天》这一课时,如果仅靠课本上简洁的语言,学生很难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更体会不到诗歌的优美意境,而通过采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秋天组图,并播放音乐,在声、形、色上对学生的审美感官产生刺激,使之能更好地理解诗歌。互联网上大量的图片和影音资料,让学生们真正地去听、去看、去亲身体验,并从中感悟出那些东西,我想一定会给他们留下很深的印象,从而起到很好教学效果。如果再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网上查看等多种学习方式去积极获取、整理、加工信息,一定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和知识含量。
总之,现代信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为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但是,我们应该明确多媒体永远只是辅助教学。优化教学效果的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教育教学信息技术必须把握“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并以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为轴心,这样,才能发挥其最佳效益。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下册.
[2]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3]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
[4]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许静:语文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
[6]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7]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