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分析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99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三) 合理设计案例教学的步骤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对学生进行会计教学过程中,要保障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操作技能、综合能力等。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要避免盲目性,需合理设计案例教学的步骤,主要做好在教学时间和内容上的安排,教学时间上可按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的顺序,内容安排上可按章节独立案例和课程综合案例的步骤进行。章节独立案例是根据教材中的每一章内容而设计的案例,这种案例往往是小案例,而课程综合案例是指课程结束后的综合案例,这种案例往往较大且内容复杂。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要将两者进行结合,首先是基础实操类,它主要针对的是章节中的小案例,它有利于学生掌握会计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如学会正确使用发票、凭证、账簿等。其次是实务案例类,它主要针对的是课程结束后的综合案例,它可以有效的使学生学到的会计知识融会贯通,并掌握解决会计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四) 正确选择会计教学案例为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重大作用,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选择会计教学案例时要把握好以下几点原则: 第一,真实性。教师切记通过主观想法编造会计案例,要选择来自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会计案例,通过基本情节的描述和真实的数据,向学生展示一个真实的,具有复杂性和矛盾性的经济事项情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二,启发性。教师选择好教学案例后,要通过案例多向学生发出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第三,针对性。案例的选择要与课程内容有密切联系,使学生对课程内容有深刻的理解。第四,参与性。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引入到案例情境之中,使其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对案例进行分析,同时教学要与学生积极互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 优化考核考评方法,增强案例教学针对性高职院校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考核方法主要采用的是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者结合的传统考核方式,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为充分发挥案例教学法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对考核考评方法进行优化,主要包括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和记分方式。首先要实现考核内容的融合,考核内容不但要包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还要包括学生对会计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的能力。其次要实现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案例教学中加重学生平时成绩的比重,期末考试中除了闭卷笔试的方式,还可采取上机考试、实际操作等考核方式。最后要实现记分方式的合理化和实质化。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要注重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考核,适当降低分数要求,实行实质性的考评。综上所述,高职会计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能将会计课程中枯燥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的提升。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加大教研资金投入,保障案例教学经费,建立教学案例资源库,实现案例教学资源共享,会计教师要合理设计案例教学的步骤,正确选择会计教学案例,同时还要优化考核考评方法,增强案例教学针对性,以此来增强会计专业的教学效果。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