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案例分析论文(精选12篇)(第11页)
本文共计3397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4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3.4 企业经营管理国际化趋势呈现
在现代社会工商企业管理理念已经呈现开放性的国际化趋势。现代交通技术手段、通信网络技术设备的迅速发展和应用,世界经济呈现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市场和企业管理的国界变得模糊,这种管理的国际化意味着企业间的关系由竞争关系转变成一种“竞合”关系。这种“竞合”关系,加强了国家、区域、种族、民族之间经济组织的关系和经济资源共享。同时,企业工商管理国际化要求企业以更开放的理念,更深邃广阔的国际意识、国际视野以及国际观来认识企业管理和实践。
3.5 学习型企业将大量出现
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是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管理理论之一,是企业未来发展动力源泉。学习型组织能增强员工的创新意识,提升企业素质和员工价值条件,能够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知识资本的作用。同时,能够实现企业满意、客户满意、社会满意的经营理念。例如,美国通用公司就是一个成功的学习型组织企业。通用公司前总裁韦尔奇说过,企业最终的竞争优势在于一个企业的学习能力及其将其迅速转化为行动的能力。
4 结语
在综述企业工商管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继而分析了我国企业工商管理的发展趋势。认为知识管理成为企业核心管理内容,模糊经营管理模式会受到很多企业的欢迎,企业价值将更为多样,企业经营管理将呈现国际化的特点,学习型企业将大量出现。希望研究能为企业工商管理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工商管理案例分析论文 篇8
西南地区有自己的区域特色,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特色建设要立足于本地区实际,建设具有本土特色的专业,培养具有当地特色的人才。云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是云南财经大学历史较为悠久的专业,同时也是学校的龙头专业。工商管理专业于20xx 年立项为云南省工商管理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建设目标主要体现与市场接轨,为社会需求服务的宗旨,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重创新、强素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的特色定位为注重理论基础,强化实践技能,面向东盟。
1 注重理论基础
西南地区的高校尽管处于西南边陲,但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需具备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不能弱化,而且要不断充实和完善。注重理论基础需不断充实和完善教学内容,而教学内容的充实、完善又是建立在提高教师素质的基础上。
1.1 教学内容的充实和完善
为实现特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内容的充实和完善,主要通过对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中的专业课程调整、教学改革和系列讲座反映出来。
1.1.1 培养方案中专业课程的调整
(1)培养方案的课程结构体系。目前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主要由学校和学院共同确定,课程结构体系可以通过专业培养方案体现出来,专业培养方案中通识教育模块(包括通识教育基础课和通识教育主干课)为70 学分,学科基础课为33 学分,专业课(包括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课和专业任选课)为35学分,专业拓展课为8 学分,实践体验与创新课为20 学分,共计166 学分。
(2)课程调整情况。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科发展和社会人才市场需求,力求通过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工商管理专业在项目建设期间的课程调整思路主要是:
①专业主干课基本保持稳定。工商管理专业主干课程企业战略管理、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含8 个学时的实验课程)、国际企业管理、管理系统工程已基本调整成熟,自2008 年以来保持稳定。
②专业方向课及专业任选课的调整。对专业方向课和专业任选课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充实、丰富专业方向课的内容,使人才培养更具专业特征和专业技能。增加的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前沿理论、管理研究方法、企业经营实战模拟、财务管理实验等。
③专业课程中增加实验课时。利用现有的企业管理实验室和企业经营实战模拟实验室,针对专业课程的性质和内容,在专业理论课的基础上,增加实验课内容,主要包括:生产运作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管理系统工程、国际企业管理等课程。这些课程增加了实战的内容,充分利用实验室,模拟企业管理环境,增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