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与商务文化意识的双重嵌入(第2页)
本文共计377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1)遵循语言分析和文化比较相结合的原则,注重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对比。在组织教学中只有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相结合,学习语言者才能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不同的文化,理解、宽容异国文化并加以借鉴和吸收。因此,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授课教师可以通过增加背景知识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到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客观分析两种文化的共性和差异性,培养比较、区分不同文化差异的自觉意识、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使他们更深切地体会不同文化体系的碰撞、冲突、调节和融合,达到强化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目的。
(2)采取多种途径、方式、方法,立体式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授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图片、幻灯片、录像、以及英文原版等资料给学生以直观的感觉,让学生了解外国、和风土人隋;通过设置语言情景模拟,塑造仿真英语环境,进一步理解语言在特定场合情景中的内涵及所表达的内心感情,增强学生的交际角色意识;在课外,开展一系列围绕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竞赛和“文化、“文化多棱镜”等文化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理性地去看待跨文化现象;引导学生在阅读作品、报刊杂志时留心和积累有关文化背景知识、风俗习惯、社会关系、价值观等方面的,有意识地实行“文化渗透”。教师可通过交替式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手段,从而提高学生的商务交际能力,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正确选用跨文化交际的策略。
(3)加强商务英语教学的创新,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英语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它们在表达方式上自然存在差异。任何人不可能在思维问题的时候总是用思维,首先都会不自觉的用熟悉的母语来思维,用英语思维是许多英语学习者都希望达到的一种境界。首先,授课教师让学生区分中英思维模式的区别。汉语思维重直觉,比较忽视的形式论证,属螺旋型模式;英语则重视个体思维、逻辑思维,是直线型模式。其次,在教学中坚持规范、准确地使用英语授课,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在平时的教与学环节中要最大限度地用英语去理解,用英语去思考,用英语去创造,用英语去实现。再次,授课教师在课内外采用多种方法,精心设置问题和情景,启发学生克服思维定势,跳出汉语的思维习惯,用英语进行思维表达,培养他们直接用英语思维并进行英语交流的习惯。最后,强化模仿、口语、阅读等训练,止'学生多读、多听、多说、多写和多思,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训练英语的语感,不断拓展自己的英语思维能力。
2.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商务文化意识的嵌入.
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制度、环境、体系、文化、宗教和风俗,以及经营习惯、商业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形成了世界上形形色色的商务文化差异。商务文化因素渗透在国际商务活动之中,而且经常会引起文化障碍,造成文化冲突。因此,在商务英语学习中应该注重加强商务文化意识的嵌入和渗透,跨越商务文化的障碍。
(1)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商务素养。涉外商务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取决于许多因素,但能否跨越商务文化障碍是关键。而商务文化涉及到制度、、体系、宗教文化、、饮食、传媒、娱乐、经营、等等多方面的知识,涵盖了商务价值观念、商务、商务传统风俗、商务礼节与礼仪、商务交际及非语言因素等。教师首先必须学习相关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使自己具有较强的商务文化意识。授课教师尤其是要注意学习不同国家的文化,包括它们的政治、经济、、体制、宗教习俗、风俗习惯等,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国家的商务文化。
(2)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把商务文化介入和商务文化意识培养与商务英语语言学习相结合。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如多媒体、网络、、、图片、幻灯片等,以灵活性、趣味性和多样性的教学方法使商务文化知识渗透到日常的语言知识技能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授课教师也可邀请一些在国际商务领域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商务人士或外国专家作专题讲座,向学生介绍一些国际商务活动中的商务文化、商务礼仪等,学生还可以与他们进行双向的探讨与交流。
(3)通过各种途径与渠道让学生参与真正的国际商务活动实践。寻找各种机会组织学生去观摩一些具体、真实的国际商务活动,让他们参与其中,在真正的国际商务活动中学习、观察、体会各种商务价值观念、商务礼仪、交际习俗,增长对商务文化的感性认识。学校还可以与一些外企公司合作,让学生去公司、培训,实地接触不同的国际商务人士和他们的文化,在实践中应用自己所学的各种商务知识,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巩固、加深对商务文化的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