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绿色会计理论
本文共计229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探讨绿色会计理论
下文是一篇小编特意准备的探讨绿色会计理论,欢迎各位会计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的同学进来看看哦!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已受到全球广泛的关注。经过近几年的探讨,绿色会计理论已初步形成,但仍未在我国会计实物中具体应用。该文结合相关实际,提出一些设想及方法措施。
关键词:
发展;环境问题;绿色会计;措施
一、绿色会计的定义和产生
绿色会计,也叫环境会计,是指以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环境资源耗费应如何补偿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换言之,是指主要以价值形式,对环境及其变化进行确认、计量、披露、分析以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便为决策者提供环境信息的一种会计理论和方法。90年代初,学术界产生了绿色会计理论的研究浪潮,随之而来的是绿色审计的暖流。这一系列的理论研究都围绕着如何把生态环境与产品生产资源耗费的计量与管理结合起来,及如何有效地监督绿色工程的问题。对这些环境问题的研究,相对于会计学来讲属于一个新鲜的,边缘性的科学。至少在我们国家可以这样讲。绿色会计的理论问题应该是站在会计的角度来看待绿色问题、环境问题,自然是用会计的思想体系和方法体系去加以分析、思考,以便解决发展市场与维护生态环境关系。
二、绿色会计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绿色会计的主要内容。绿色会计是在修正传统会计基础上产生的,全面监督反映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环境利益是绿色会计的重要内容。绿色会计的基本内容大体可分为三部分:自然资源消耗成本,环境污染成本,企业的资源利用率及产生的社会环境代价评估;同时,包括对国家经济发展宏观决策的评估。
绿色会计的核算对象。绿色会计核算对象,区别于传统会计的显著特点是增加了自然环境内容,特别重视环境科学与会计实务的结合。绿色会计中自然环境核算对象通常是指非人类创造的物质所构成的地理空间等。由于与自然环境关系复杂,考虑到目前的绿色会计核算技术方法的可操作性,其核算对象主要内容是:绿色成本包括自然资源成本、自然资源损耗、环境保护支出等。
绿色会计的核算方法。绿色会计核算对象自然环境是一种有价值的资源,它能够为人类社会的现在和未来提供多种服务,具有直接或间接价值,如水资源、土地等。如何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是绿色会计核算方法的难点。绿色会计的确认和计量是将涉及自然环境的经济业务也作为会计要素,经过辨认确定其数量价格,加以正式记录并入会计报表的过程。由于绿色会计计量自然环境资源价值有一定难度,笔者将价值计量公式简列如下:
现实使用价值=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
总用户价值=现实使用价值+未来使用价值;
自然资产价值=总用户价值+存在使用价值。
其中,间接使用价值、未来使用价值和存在使用价值又是自然资产价值计量中最复杂的内容,需要借助于价格替代法、支付意愿法、接受意愿法等方法计量。确实难以计量的环境污染,可用数学模型适当测算估计量化。
三、在我国实行绿色会计的思考
(一)实行绿色会计的基本原则
1.长期性和循序渐进的原则。绿色会计的实施,不仅涉及产品成本的市场价格的变更,更主要的是,它涉及市场规律的变动,甚至全球的商品流通准则和经济制度问题。
2.灵活性和边界起步的原则。由于绿色会计所核算的内容十分广泛,而且在不同的环境、地域和历史条件下会发生变化,应在确定原则的情况下,结合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对不同的产业、产品,不同的地点和时期选择核算内容和标准。
3.系统性和多赢的原则。绿色会计不仅包含经济、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也涵盖时间和空间的问题
4.强制性和三种行为结合的原则。推行一项新制度必须以法律为依据,具有一定约束强制性。同时,绿色会计制度的顺利实行,必须以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公众行为有机结合为保障,缺一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