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财务管理 > 正文

舞弊审计理论概述与案例分析论文

本文共计215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舞弊审计理论概述与案例分析论文

一、引言

舞弊审计理论概述与案例分析论文

  从现代审计产生以来,舞弊审计已经成为审计工作的重要研究领域。伴随着审计事业的日益发展,舞弊审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舞弊审计的日益重视,不仅是审计法等相关法律的要求,同时也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舞弊审计在我国审计实践中应广泛的开展。

二、舞弊审计理论概述

  1.舞弊审计的概念

  舞弊审计通常是指审计机构或者人员在执业过程中要始终持有谨慎态度,应用审计方法和工具,进行舞弊研究和分析,以此来发现舞弊的一些具体行为等为最终目的的审计活动。

  2.舞弊审计的特征

  舞弊审计的特征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舞弊审计是发现性的而非论断性的审查活动,需要更多的是一种思维形式而不是技术方法。舞弊活动有明确的目的,采用各种方法对其加以掩盖,从而使审计人员不易察觉。

  (2)审计实践中大量使用分析性复核的方法。由于审计程序具有局限性,从而使用分析性复核方法能帮助审计人员揭露重大差错。

  (3)保持职业怀疑态度。通过对审计工作研究得出,超过 85%的舞弊活动是被偶然揭露的。

  3.舞弊审计常用方法

  (1)分析性复核法:分析性复核是对被审计单位重要的财务比率或发展方向进行分析,以发现存在的不合理因素,并以此确定审计重点,控制审计风险,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审计质量。在审计实践中,分析性复核程序贯穿于审计活动的全过程。在审计过程中,审计执业人员使用这一审计方法对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实施全面的研究调查,从中查找出存在潜在的错报风险项目,进而有效的制定下一步审计计划。

  (2)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运用。随着各类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隐蔽日益增强,反审计能力也越来越强,许多被审单位都通过粉饰报表,比如把应收账款填列到其他应收款科目下,延迟相关存货入库时间,达到粉饰财务指标的目的,这一般不容易被审计人员发觉。

  (3)注重期末事项分析。部分企业经常采用“截止”概念在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调整损益,粉饰会计报表。另外,许多企业大量的第四季度调整收入,也见怪不怪。

  4.舞弊审计重点审计内容

  随着国民经环境的迅速变迁,各个时期的舞弊会有不同的特点,舞弊审计的审计人员关注的审计重点也应有所改变。我们要紧紧把握目前审计风险高发区确定舞弊审计的重点,往往能取得很大的成果。

  (1)非常交易事项

  ①其他业务收入占据企业收入绝大部分的交易事项。比如大量公司利用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期间产生非常规的销售等非常交易来实现非常效益。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很多企业的交易往往很少涉及到货币资金,现金流也很少,只是确认为应收账款这一会计科目,结转相关损益。

  (2)重要的交易

  ①大额交易严重亏损。②非法和不合规范的投融资方式。③会计估计变更。符合会计准则的会计变更是合规的。有时候这一灵活性,往往给企业的舞弊带来机会。④资产重组。审计人员对资产重组进行审计是一件大的工程,它牵涉到大量的问题。这些年来,许多公司的资产重组数量交易较为频繁,也带来了大量的风险。

三、舞弊审计案例分析

  世界通信公司是一家美国通讯公司,因财务丑闻事件而破产。

  公司内审部门在一次例行检查中,查出了共计 38.52 亿美元的财务造假,财务舞弊丑闻被迅速揭发。美国证券管理委员会(SEC)查出世界通信公司虚构的营收达到 90 多亿美元,公司总资产被虚增约 110亿美元。

  世界通信公司财务舞弊分为如下两种。

  1.滥用各种企业准备金,通过以前各年份计提准备金,多记资产,冲减企业成本支出,虚增企业的利润。调查人员已查证的.相关造假金额就已经达到 16.35 亿美元。

  2.通过“预付账款”进行掩饰,命令各分公司将原已确认为经营费用的成本结转到企业固定资产等会计账户,从而降低费用、虚增利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