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车间年终总结(精选7篇)(第2页)
本文共计1061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6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二、开动脑筋,小改小革,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设备成本。
例如针对炉辊轴承润滑管道堵死的问题,由于炉辊轴承温度较高,个别达到180°-200°C左右,炉辊轴承润滑油经常性地被烤干钙化接团,堵死润滑管道,刚开始是采用手动加油,费时费力,效率低,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一不小心还易被烫伤,特别是在RTF段,由于辐射管的温度高,超过5分钟很容易中署,吃不消,后来通过采用DRB移动式润滑泵,制作一个M16×1.5的短接,利用泵送出来的高压油疏通,不仅效率高,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劳动强度还低,对传动侧炉辊轴承疏通更能体现出事半功倍的效果,并可点对点对单个炉辊轴承加油润滑。
再比如D7挡板液压站是用来控制炉压的,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由于伺服阀上的电磁铁的工艺参数与中国的工业用电不匹配,线圈容易温升发烫,导致工况不稳定,通过制作一个可调压板,代替电磁铁,实践证明工作稳定可靠,按每个电磁铁8000元计算,可节约费用3.2万元。
其次清洗段泵机械密封冷却水管的改造,大大降低了因为机械密封水管脱落造成的机械密封烧坏的次数,即节约了机械密封的备件成本,有降低了维修泵的工作量,一举两得。再比如炉辊轴承接油盘的制作,即解决了炉辊废油甩到钢平台,还便于废油的及时清理。这些工作中的小窍门,解决了实践好多问题。
三、自我加压,搞好技术的传、帮、带。
本班组负责车间范围的液压,气动设备的点检维护工作,组员3人,工作范围广,任务重,组员年轻,没有从事钳工工作经验,如何让他们尽快熟练掌握设备,了解各种液压阀,气阀,缸的构造,看懂液压原理图,碰到问题如何从哪些方面入手,而不是一头包无从下手,工作中能独立解决问题,提高动手能力和检修技能,一直是我思考的。
为此,工作中言传身教,手把手的教,尽我所能,把他们带进钳工门道。例如更换泵的机械密封,先要做哪些工作,拆卸的要点,装配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如何使用工具,如何站位,吊装设备的方法,如何挂钢丝绳,互相之间配合,工完场地清等,以其让他们尽快成长,成为一个合格的流体钳工。
总之一句话,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与大家一起,共创xx的美好明天!
机械加工车间年终总结3
我于20xx年7月离开学校,在公司设备部简单的实习后,担任机械技师。主要负责现场部分设备的管理,现场主要有电动单梁起重机、龙门吊、蒸汽锅炉、高频振动器等大小型设备,尽管在学校学的是机械专业,但是对于现场的机械设备还是所知甚少,因此一切还需要从头开始学。
现场机械设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机械设备运转良好情况不仅直接影响现场的生产进度,大型设备还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机械设备的管理也甚为重要。让我这刚毕业的女生来讲感觉到肩上的担子很重,压力很大,还有就是艰苦的工作环境,一度让我有退缩的心理,为了磨练自己和多学点东西,最终选择了坚持下来。
我每天的工作是到现场,将所有设备巡视一遍,检查有没有故障或者隐患存在,如果存在故障,赶紧电话联系当场的维修工,立即处理,在最短的时间保证设备正常运转,这看似很轻松的活,但事实上并没有那么简单,因为设备的运转是否良好密切影响着生产,甚至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在众多设备中最让我提心吊胆的是电动单梁、龙门吊和蒸汽锅炉这三种大型设备,我每天神经都紧绷着,为了减少故障和及早发现隐患,对这大型设备每天检查,组织人员定时进行润滑保养,每月进行安全检查,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在同事和工友的帮助下,由刚开始很陌生逐渐熟悉,再加上现场有许多经验丰富的老工人把手,我紧绷的旋终于稍微放松,但是现场的设备还是会经常故障,特备是电动单梁,电动单梁在运行过程中经常脱轨,一部分是由于轨道安装不平的原因,还有一部分在于操作手操作时注意力不集中,根据故障原因,逐一进行处理,并加强检查和保养力度,后来工作逐渐上手,电动单梁等设备发生故障的次数也慢慢减少,确保了现场设备的正常运转。
东北的冬天来得特别早,因此在10月份我就得顶着寒风踏着白雪,从办公室到生产地,虽然距离不远,但是还是不想离开暖和和的办公室,但是想到身上的责任,我必须要去现场,不情愿的穿着很厚的衣服,踏着厚厚的积雪,艰难的向现场迈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