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音乐音响符号及其表现对象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635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2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知道,音乐音响符号的意义除了自身抽象的意义外,更多的体现在其蕴涵的"参照意义"中,并且通过与人类感情之间存在的同构关系,呈现音乐作品的表现对象。

二、音乐音响符号及其表现对象

  迈尔曾经说:"有关音乐的心境的描绘连同约定俗成的旋律的或和声的程式,多半由于一首歌词的出现而明确起来,从而能够成为符号,这些符号能指明人类的情感状态。[4]"由此,我们可以知道,音乐可以通过其音乐音响符号表现相应的表现对象。但是,器乐音乐相较于声乐音乐等作品,由于不直接借助歌词等的语言符号表现其内容意义,因而更突显了音乐符号本身具有的和随之带来的参照意义。那么,在不同的器乐音乐中,音乐音响符号(形式)是怎样彰显其表现对象(内容)的呢?

  根据张前先生在《音乐美学教程》中的分类及笔者自己的归纳理解,具体来说,音乐音响符号的表现对象主要可分为三类:具象描写类、情感体验类、哲思戏剧类。每一大类中又包含着若干小的分类。下面就这三大分类,具体分析一下不同表现对象在器乐作品中的彰显。

  (一)具象描写类表现对象

  具象描写类表现对象包括自然景象、事物动像、活动场景、人物形象等。

  例如,拉赫玛尼诺夫的无标题的钢琴作品《c 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全曲无论是在作品题目还是在作品内部,都没有任何的标注和提示。然而,作品的主部主题却使欣赏者产生"波涛汹涌的大海"的自然景象,并成为描写大海这一景象的代表作品。通过主题的谱例,我们可以看到其音乐音响符号上的原因。仅从主旋律上来看,其旋律音高排列形成的波动起伏的旋律线,再加之钢琴音程跨度较大的波浪型琶音,和大海波涛涌动的波浪线形成了对应。此外,宽广绵延的节奏、强劲有力的力度、恰到好处的音区音色都加深了这一表现对象的刻画。

  而在标题器乐作品中,由于有了题目或作品内部小标题的提示和限定,音乐音响符号借助语言符号等相关文化体系符号的阐释,可以将表现对象描写得更加具体,相较于无标题的器乐作品,其表现方法也更加多样。

  如穆索尔斯基的组曲《图画展览会》中第五首是《未出壳的鸟雏的舞蹈》,标题限定就是描写一些刚刚孵化出来的金丝雀雏在蛋壳中啁啾、跳跃,不时用稚嫩的小嘴啄着自己湿漉漉的羽毛和外壳,还摇摇晃晃地走来走去的形象。音乐第一段落主要表现鸟雏的叫声,在西方音乐中,由于长笛音色清澈明亮,适于演奏轻快、优雅、华美的旋律,擅长表现如鸟鸣、微风等自然景色,几乎可以说达到了表现鸟鸣必用长笛的程度。因此,音乐音响符号中的鸟鸣与长笛音色符号的特点产生了相应的联系,很轻松自然地就表现出了鸟雏在蛋壳中尖声尖气地叫着的'形象。

  又如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这部典型的标题性音乐除了它的"幻想"标题和副标题"一个艺术家的一段插曲"外,每个乐章之前还都附有小标题,借助于文学内容,使之成为一条完整流畅的音乐线。而在标题为"舞会"的第二乐章中,作者要表现标题中舞会的场景,因此音乐音响又采用了圆舞曲的形式。这样,在标题"舞会"的限定下,又使用了与舞会联系紧密的圆舞曲素材作为音乐音响符号,使这一场景性的表现对象极易被接受,欣赏者仿佛就置身于一场盛大的舞会之中。

  (二)情感体验类表现对象

  情感体验类表现对象是指欣赏者在听觉体验的过程中,能使之引起相应情态活动的音乐音响符号的表现内容。细致地区分,情感体验类的表现对象还应该分为情绪性对象和感情性对象两类。音乐音响给欣赏者带来的情绪体验是最基础、最直接,也是最广泛的;同时,人类的情绪体验十分复杂而微妙。所以,在音乐作品中,通过音乐音响符号所体现的情绪性对象是由音乐符号自身要素特征所带来的相应的直观概况的感受。因此,这类表现对象多出现在无标题器乐作品中。

  例如巴赫的《第二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一乐章,是一首用一组乐器作为独奏乐器,同乐队竞相演奏的乐曲。乐曲本身并无什么实质的意义,但其主要主题中的音乐音响符号十分活跃,并由不同的乐器轮番演奏,在不停的发展中调性频繁变化,因而使音乐自始至终呈现出欢乐、愉快的情绪。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