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传统民居室内碧纱橱隔断(第2页)
本文共计343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图2.2
(2)砖木型民居中的碧纱橱
砖木型民居中的碧纱橱通常为六扇或八扇,在装饰、结构方面与锢窑民居中的基本一致,主要差别在于碧纱橱中部的帘架横披,有的帘架横披为棂格图案,如蔚泰厚票号博物馆客厅碧纱橱的帘架横披为十字如意棂格,中厅碧纱橱的帘架横披为井口棂格;有的帘架横披上则题有“和冕”、“慎独”、“立本”等字样,形成一个门头匾,通常为黑底红字、黑底金字或红底金字,如百川通家私博物馆中碧纱橱的帘架横披上写有“百福”,既体现了主人的精神追求,还使室内空间充满文化气息。帘架横披下为板门,刷黑漆,简洁大方。隔心部分的装饰同上文论述的一样,以灯笼框式为主,中间糊绘有字画的麻纸或纱。隔心下面为绦环板和裙板,二者多素平,但古城东大街华北镖局客厅内的碧纱橱,其绦环板上雕刻有博古图案和缠枝纹,采用圆雕技法,裙板上刻有如意纹样,采用线雕技法。(见图2.3)
三、平遥古城传统民居室内碧纱橱的装饰艺术特征
(1)装饰手法多样化。在平遥古城传统民居中,碧纱橱的主要功能虽用于室内空间分隔,但其自身的结构以及表面的装饰图案极大的丰富了室内空间环境。不同的装饰手法营造出不同的室内空间氛围,其装饰手法主要有彩绘、雕刻、棂格图案以及字画。彩绘多出现在碧纱橱的上槛部位,题材种类丰富,有人物故事、花鸟鱼虫等等,均以吉祥含义为主。雕刻一般是在碧纱橱的裙板部位,有线雕、圆雕、浅雕等技法,装饰图案主要为如意纹和寿字纹。棂格图案也是位于碧纱橱上槛部位,种类繁多,具有通透流动之感。字画是碧纱橱隔心部位的主要装饰手法,旧时女眷不能露在生人外面,所以透过薄纸能够看到客人的活动,而且这种装饰表现能更好的突出文化气息,营造出更丰富的室内空间环境。
(2)装饰题材的多样化形成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碧纱橱作为平遥古城室内隔断的典型代表,它的形成与当地民俗风情有极大地关系,透过碧纱橱上的装饰纹样就能感受到当地百姓的生活习俗。比如碧纱橱上的人物画,这都是当地广为流传的故事传说,既具有教化意义,又能使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博古图案则表达了对后辈寄予期望,希望他们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花鸟植物图案则是古城百姓民俗信仰的体现,比如对大自然的崇拜,这其中包含对福、禄、寿三星的信仰,因此以鹿代表禄,蝠代表福,以此来象征子孙众多、家运绵长;还有俗神信仰,比如麻姑、送子娘娘、金童玉女等等,但不管是哪种题材,都反映出当地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实用性与装饰性的完美结合。碧纱橱出初的作用是遮挡视线,分隔室内空间,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后来在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室内装饰意识增强,认为最初的碧纱橱过于单调乏味,因此便在上面绘制各种图案,融入更多的装饰手法来丰富它。最终产生造型独特、内容丰富、大气稳重的碧纱橱,使人们实用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在视觉也享有美的感受。碧纱橱因此也具有了装饰性,与实用功能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四、结语
本文以平遥古城传统民居室内碧纱橱隔断(第2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碧纱橱的结构、装饰手法以及对比锢窑民居与砖木民居中碧纱橱的不同之处的分析,总结出平遥古城传统民居室内碧纱橱的装饰艺术特征。得出碧纱橱对于室内装饰来讲,首先是出于人们的实用需求,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成为营造室内空间环境的重要装饰载体,并且在室内空间分隔形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