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对动画色彩语言的影响(第2页)
本文共计216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三、《大闹天宫》与《山水情》的色彩语言比较
《大闹天宫》与《山水情》都是“中国动画学派”的巅峰之作。《大闹天宫》施色浓重艳丽,色彩风格追求“以形写形、以色貌色”的写实主义。《山水情》的色彩表现则与之截然相反,它主观地抛弃了世间万物原本固有的色彩和形态,以简单纯朴的色彩观念唯心地阐释大千世界的精神本质,让整个画面显得缥缈而诗意。
从色彩发展学的角度来看,《大闹天宫》中的色彩来自于人类先天对色彩自发的认识――即人类通过对于日常生活中色彩的观察而发自本能地试图真实再现对象的用色行为。而《山水情》中的色彩则来自于人类后天对色彩的自觉思考――即人们在描摹目标对象时不再是单纯对目标色彩的照搬照抄,而是对自然界的色彩进行主观加工和创造,将色彩作为一种创作者内心精神世界的表达行为。这两种色彩的阐释方式各有特点:一种丰富多彩,贴近生活,让人有亲切感;一种意趣高远、富有诗意,让人叹为观止。这种一动一静、一实一虚的艺术风格向我们展示出了传统色彩文化对于当今动画色彩语言的重要指导意义,也体现出了中国文化背景在当代动画创作领域中的积极作用。

论文客服 微信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