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篆刻艺术形式美分析论文

本文共计250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篆刻艺术形式美分析论文

摘要:

篆刻艺术形式美分析论文

  篆刻艺术形式美是在一方小小的空间里蕴含着无限的韵味,用形体、线条、节奏等有规律的组合排列构成的,用刻刀刻出具有独特而又鲜明线条美来体现,用篆法表现书法之美,用章法表现造型之美,用刀法表现线条之美。

关键词:

篆刻艺术;形式美;线条;章法;刀法

引言:

  形式美是指对生活和自然中各种形式因素,如形体、线条、节奏等有规律的组合。篆刻艺术的形式美是以印文的线条结构和朱白对比布局展示的,这就需要对诸如印形、字体选择、章法的疏密呼应安排、线条的粗细方圆组合、界格边栏的处理等各种形式因素进行欣赏,并借助联想,体味其中的美感。

1.篆法美

  篆法也称字法,是一种线条形意艺术,具有篆体文字的形体美和动态美。篆刻强调篆法规范,对篆文进行艺术处理,使它们做到整齐有节奏,对称又均衡,比例和谐,完整统一。篆刻艺术的线条在变化之中,是在篆字结体中,也是在印面空间分割布局中,使得线条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并由此可以产生出不同的风格来,如吴昌硕的古拙淳朴;陈巨来的工整精致;齐白石的大胆泼辣等的风格。清代邓石如作品“家在四灵山水间”,线条婀娜多姿、舒展秀丽,有一种动静结合,柔中见刚的味道,很好地表现了线条的优美动人。他把对家乡美好的情感蕴含在线条优美动人中。吴昌硕的“鹤道人年四十以后所作”印作中用刀不羁,篆字线条雄浑有力,以豪放积极向上的的心态来篆刻,用酣畅淋漓的线条来表现他自己的个性和人生态度的那种放荡不羁的气势。他的篆刻风格和他的个性人品是相似的。他们都在篆刻艺术中灌满了自己的情感因素,从而创造出许多经典传世佳作。

2.章法美

  篆刻的章法指在文字线条对印面空间的分割,也称“分朱布白”。我们更倾向于把章法看作是一种线条安排,一种空间语言的组合,一种红与白的构图。许坚《印戈说》云:“章法犹如名将布阵,精要之所是在自然和变化上,让印面即自然又具变化,更是具有形式美感”。章法是与篆法、刀法技法相结合、相协调、相适应的。章法的不同,排列组合线条用相应的篆字会有不同味道的艺术风格。章法的构思过程就是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对印文、留白、边栏等形式因素,进行疏密、虚实、粗细、方圆、繁简、呼应等艺术处理,以求取得既有对比变化又有和谐稳定的艺术效果。

  2.1疏密。

  邓石如提出“计白当黑”,说“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说明线条在印面空间上的设计是有很严谨的法则。通过线条的粗细变化和空间分割来调整印面布局,使其能在不平衡中求得平衡,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古印“日庚都萃车马”印章构成奇险变化章法:大开大合,纵横错落,整体上呈“U”字形。线条与线条之间的疏密关系表现为一种强化型的示范的:印面疏处更疏、密处更密,“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加剧疏密的反差,形成对比强烈的效应,印面疏密聚散有度,富于艺术意境。邓石如的印章“意与古会”字形间穿插默契,笔画圆润凝练,都是富于动感的线条,使方寸的印面交织着横竖线条对比、明暗色调对比和动静感的对比,一如其自谓“刚健婀娜”。

  2.2粗细。

  粗细是指印面中线条的粗细变化。一般可以使密处的线条细些,疏处的可以粗些,调节整个印面,让印面空间富于有变化,但注意不能突兀。汉印“和福”印章印文线条粗细分布匀称,印面较满、较实。给人一种庄重、朴实、大度,且稳如泰山,有端重浑穆的印象与美感。陈巨来的印作“梅景书屋”运用朱文曲线线条粗细的自然,突破平淡、板滞的局面,生气灵动。线条粗细婉约细腻,自然连贯,给人一种从容不迫,安静有禅意的感觉。

  2.3残缺。

  印章中的破损现象,是古代印章在流传过程中由偶然逐渐转化为必然的,逐渐的它成了是有目的的残缺,是创作中调整统一印面的技法,使其具有变化,丰富印面的全局,更加生动,更具有灵动性,而不显的呆板,已成为篆刻章法中使用的重要手法。商的“翼子”印章中边栏、印文的破残使得印章显得沉雄古朴,拙厚老辣,有着时代故事的沧桑感,残缺的部分留给了人们无限的悬念。文彭“七十二峰深处”印章虽然边栏残破,但是篆意不断,使得印面自然生动,使得印作非但没有失去审美的完整性,反而丰富了审美形象,使之更加生动、有生气。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