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教案设计(精选12篇)(第12页)
本文共计2640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六)课后作业
创设元二知道王维不幸去世的情境,让学生以元二的口吻给王维写一段心里话,让学生情感升华的同时锻炼写作能力。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设计8
【设计理念】
借助古诗文这一教学平台,通过读、想、议、画、唱、写等行之有效且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情趣,拓展思维,从而突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懂得诗意,熟悉其他送别诗。
2、体味景语皆情语,知道折柳送别、客中送客。
3、有感情的诵读和背诵这首诗,体会友人间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准备】
含中国政区图、《阳关三叠》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诵古诗,初读解题
1、和着《阳关三叠》,大屏幕出示诗文。读题导入:
运用组词,归类法教学使。
2、元二谁?他与王维的关系?教学故人。
3、元二出使至哪儿?(安西)解读安西。生找资料明确地点。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诗题的意思。
二、找地名,明了诗意
1、找出诗中其他表示地名的词。
(渭城、阳关。)
2、探究以上两地点具体位置:
生找资料──师补充──课件地图明确地点。
3、课件同时出示标有三地名的地图:
用上三个地名,再说说题意。
(渭城──阳关──安西。)
4、路程,体会离情:
看地图,算算元二出使安西的大致路程。
三、诗配画,领会诗旨
过渡:王维不仅是伟大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有名的.画家。如果你就是王维,你若给自己的这首诗,配上一幅画,该画上些什么?需要强调些什么,并说说根据。
(小组讨论──交流──点拨。)
1、雨:
什么时候的雨?怎样的雨?(朝、浥)
2、客舍:
客中送客。
(王维是山西人,在陕西送别,倍感神伤。)
3、柳:
留。古人折柳赠别。
4、酒:
美酒?千杯万盏?借酒饯行。
四、明古风,体味别意
人生自古重离别,(古代社会由于种种原因,人们是重视定居而难得远行的,因为前途和生命安全都很难预料。)还知道哪些送别诗?《赋得古原草送别》《别董大》《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芙蓉楼送辛渐》
人生自古伤离别,配乐吟诵。
五、悉评价,赏读古诗
1、前人对此古诗的评价。后之咏别者,众有千言万语,贻不出其意之外。
2、此诗的别名:《渭城曲》、《阳关三叠》。
3、欣赏并咏唱跟据此诗创作的古曲《阳关三叠》。
六、写回信,拓展延伸
据说,元二来到安西一年后,曾给王维写过一封信,课件出示:
王维兄:展信问安!记得去年今日
但由于年代的久远,这封信已残缺不全,聪明的你,能根据今天这堂课,补全这封信吗?
《送元二使安西》教案设计9
教学目的
一、学习古代诗歌,帮助学生了解唐宋诗歌在我国诗坛上的重要位置。了解古代历史和古人的社会生活,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和人民。
二、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三、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设想
一、这首古诗,读起来琅琅上口,容易记忆。应让学生多读,不必硬从思想性上去探究,教学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人抒发的强烈感情。
二、采用学生自读、教师点拨辅导、自读测试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唐朝(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唐代的诗人特别多。李白、杜甫、白居易固然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还有无数诗人,像满天的星斗一样。最难得的是其中不少诗人,能用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巧,从各个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一些思想、感情以及社会生活的复杂面貌。


法律专业硕士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合同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法律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本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本
java开发参考文献
java最新参考文献
java的英文参考文献
java英文参考文献
最新Java开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java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java实训心得体会范文(精选8篇)
java程序员年终总结(精选15篇)
实用艺术作品着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单独保护路径论文
中国戏剧服装的艺术审美特征效果研讨论文
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浅谈我国传统艺术线性特征研究论文
基于跨境电子商务的外贸转型升级研究论文
探讨现代纤维艺术与建筑空间的相关性的论文
动画角色造型中艺术形式的影响论文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下传统艺术设计的影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