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开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318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3、高校应创造条件加强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
高校应尽可能在校园内提供足量的上网场所,将学生吸引到校内,引导大学生访问“绿色”健康网站,为同学们的成长成才服务。可以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站,开设网上党校、网上团校,“新生需知”、“志愿者活动”、“理论园地”、“校企合作”、“形势报告”、“心理健康”、“团队训练”、“热点透视”、“经济与社会”、“环境与发展”、“素质教育”等栏目,为大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感兴趣的内容,使他们不仅从中受益,还能得到乐趣。特别是在新生教育阶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通过工作网站与大学生进行交流,为他们释疑解惑,了解他们的真实思想,掌握他们关注焦点和心理动态,从而提高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克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结合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优势互补。
虽然网络发展迅速,已逐渐渗透到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理念、学习方式等很大程度上仍然取决于现实社会生活,因此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网络教育的不足,要通过传统教育方式进行更为深入更为细致的思想工作,将二者进行优势互补。
1、充分认识网络教育中的不足。
首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进行网上教育时是以大学生们曾经发生过的思想问题总结出一些普遍性经验或规律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对大学生思想问题的特殊性则把握不够,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主观盲目性。
其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学生有较高的自律能力。在网络教育中,学生需要有相当的自律自学能力才能很好地利用网络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不然很容易导致讨论偏离主题,失去讨论的意义。
第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易导致人文关怀的缺失。虚拟网络会导致学生与家长,老师感情上的疏远,即使在网络交流中师生可以畅所欲言但在现实生活中也可能出现学生与师生的隔阂,有可能出现学生自身的负面改变。
第四,虚幻的网络易导致学生迷网心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网络教育中教师不易掌握学生上网的时间与内容,部分学生会出现无法摆脱网络的心理问题,无法正常完成大学学业。
2、继承发扬传统教育中的优势。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强化师生感情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要继承发扬传统的“面对面”的教育方法。“面对面”的教育方法既可针对大学生的某些特殊群体,也可针对某个个体,可以增加思想工作的感情分量,发挥教育者“身教”作用。而且“面对面”的教育方式往往能够情理交融,增强教育工作者的感染力。
要继承发扬“办实事讲道理”的教育方法。大学生的许多思想问题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把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与开展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在办实事中贯穿思想教育,通过解决现实问题来引导大学生提高精神境界。
要继承发扬“校园文化寓教于乐”的教育方法。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广大学生投身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使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拓宽视野,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网络生存”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总之,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充分认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要根据教育环境、任务和对象的变化,选用网络教育可传统教育,要将二者优势互补,全时关注全程覆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有效更全面地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1]乐斌辉论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教育体系的构建[j]湘潭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
[2]关尔群关于网络教育的思考[j]《教育科学》2001、(03)
[3]邓文新网络教育环境下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