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中西文化差异在旅游消费的影响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3491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中西文化差异在旅游行为方面的影响简述

  (一)中国文化对于旅游行为的影响分析

  中国所在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辉煌的东方文明,地大物博,厚德载物。中国人的文化中,既能保持自己的文明,又能承载其他文明的辉煌。中国自古以来都崇尚安稳,“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样的思想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安稳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安稳的文化,就现今的旅游数据方面看来,排除经济条件影响问题,中国人对于旅游的热衷显然低于西方,且在旅游消费方面也相较西方各国家旅游消费人均较少。这样的差距也恰好反映出中西文化差异,中国人比起旅游,更为热爱在自己的小家庭中和谐相处。同时,中国人对于旅游的需求心理、审美要求、习俗要求都不尽相同,例如中国人对于旅游方面的需求心理比较崇尚安静,崇尚循规蹈矩的观光和体验。在审美方面也是如此,中国人旅行更习惯到处看看,领略不同的风格,体验不同的人文,缺乏冒险旅游心理,对于复杂性和多样性都有着较低的需求。笔者曾在欧洲留学和工作多年,深切感受到中国文化在旅游消费方面的影响。例如,中国人出门基本很难适应国外的饮食习惯。无论短期旅行或久居,中国人依然坚持吃中餐。但西方人却抱有好奇心尝遍当地美食。而在旅游消费占比很高的酒店选择中,中国人也抱有传统的消费观念,看重酒店的星级和设施环境。而西方人则早已接受了青年旅舍、交换民宿等多类型住宿。

  (二)西方文化对于旅游行为的影响分析

  西方文化造就了西方人勇于探索、勇于尝试和勇于冒险的特点,正是因为这些特点,再加上西方国家经济相对发达一些,在旅游消费上的花销相对较大。在旅游消费行为方面,西方人更推崇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旅游行为,简单的观光和体验无法满足西方人的旅游消费行为需求。西方人往往具备着热情、主动和不畏艰难辛苦的特点,更喜欢一些具有刺激性、彰显个性的旅游项目,他们对于旅游需求心理更为倾向于刺激、激烈和彰显个性等方面。西方文化背景下,对于旅游行为也有着与中国人不同的需求,中国人更喜欢静态美,喜欢安静的观光和人文体验,喜欢美感性较强的事物。然而在西方人的旅游需求中,他们更喜欢一些惊险、刺激和全身心投入的项目,更能彰显自己的个性和勇敢。对于中国人而言,西方人旅游行为可能毫无美感可言,在西方人眼里,中国人的旅游可能毫无感受可谈。例如,在北美、澳洲极受欢迎的帆板或冲浪运动,在海洋条件绝佳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却是国人无人问津的水上运动,而不远万里前来三亚参与甚至是经营帆板冲浪运动的至今依然是西方人。与此同时,中国人热衷于在世界各地的“网红景点”“网红餐厅”“网红酒店”拍照打卡。然而在旅游消费方面,因为与中国的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完全不同,人们的消费习惯也有着不同的需求和要求。同样是旅游购物,外国游客喜欢买一些自己觉得新奇,能体现异国文化的纪念品。而中国人的旅行消费则对物品的品牌价值看得更重,去法国买LV、去美国买耐克、阿迪。旅游开发需要有计划和目标的开展,要有的放矢,才可以进一步将旅游开发利益最大化。在这一过程中,要抓住中西方差异文化特点,从习俗习惯、风土民情、消费观念和对旅游需求心理方面开展相应的旅游开发工作。

结束语:

  种种不同的旅游消费习惯归根结底是源于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异。进步需要汲取,发展需要交流,我们欣赏中外旅游之间的差异,兼收并蓄,旅游生活才能展现出另一番美好。对于旅游业来说,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国际旅游消费体制机制,可能需要结合中西方旅游消费的模式特点、旅游消费文化差异开展更为精准的个性化服务,从而进一步提高游客对于旅游的满意度和旅游消费的多样化。

参考文献:

  [1]武保勤.从小费看中西方价值观差异——兼论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J].怀化学院学报,2016(1):115-118.

  [2]张燕.中西文化差异对旅游跨文化交际的影响[J].北方文学:下,2016(11):92-92.

  [3]管婧婧,董雪旺,鲍碧丽.非惯常环境及其对旅游者行为影响的逻辑梳理[J].旅游学刊,2018,33(4):24-32.

  [4]余凤龙,黄震方,侯兵.价值观与旅游消费行为关系研究进展与启示[J].旅游学刊,2017,32(2):117-126.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