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缓刑制度现状存在的问题和现状之我见(第5页)
本文共计794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7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四、结束语
通过对我国缓刑制度适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后,发现目前司法实践中缓刑适用的盲目性大,有些司法人员对犯罪份子适用缓刑的原因明显存在瑕疵,与法治的要求相差太远。另一方面,有些司法人员对缓刑适用的冷淡态度令人忧心。因此,本文主要针对缓刑适用以及缓刑考察方面进行谈论,对我国缓刑制度提出完善见解,细化缓刑适用条件,规范缓刑适用程序,设置专门的监督考察机构,建立健全缓刑考察制度,充分体现缓刑制度的功能,使公、检、法都各负其责,各尽其职,对社会的和谐稳定,更好地发挥缓刑的真实效用。
参考文献:
1、高铭暄:《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第一版;
2、高铭暄、赵秉志:《新中国刑法立法文献资料总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2月第一版;
3、马克昌:《刑罚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4月第一版;
4、王作富:《刑法完善专题研究》,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
5、万选才、李海荣:《不断更新缓刑观念,依法扩大适用范围》,《法庭》2004年第1期;
6、《适用缓刑须防误区》,《法庭》2003年第8期;
7、阮方民:《对改进我国缓刑制度的两点思考》,《法学》2000年第10期;
8、冉容着:《设立我国缓刑保护观察制度的构想》,《人民司法》2002年第12期;
9、赵小丽:《浅论缓刑的执行》,《江门审判》2004年第10期;
10、郑占杰:《对缓刑人员管理的调查与思考,》《江门审判》2006年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