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猎头谈职场中的末位淘汰生存法则介绍(第3页)

本文共计436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另一点是,绩效压力必须传导到了公司的每一层才适合用末位淘汰。如果公司内部的绩效压力只是传导到了高层或者部门领导这一层,那么末位淘汰的目标就不明确了—这种情况下团队内部大家对自己的职责都不明确,或者互相推诿,很难判定谁要被淘汰。

  还有要看企业的文化是否适合。比如国内有一些传统的公司存在倾向于保护老员工的氛围,那就不适合用末位淘汰制。一般来说,末位淘汰这个制度出来后,必须要让末端的每一个员工都接受才能够完全推行,这是需要持续沟通过程的。

  此外,企业要推行末位淘汰的制度,必须配套有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和运作体系作为支撑,也需要培训、招聘等各项后援机制的支持。

C:不同公司之间采用的末位淘汰制度差别大吗?

  W:末位淘汰作为公司绩效管理中非常细节的一项制度,不同公司之间不会有太大的差异。存在差异的一般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是每个等级所赋予的百分比。如果优秀档的比例高于淘汰档,说明公司在执行末位淘汰上的态度比较缓和,更倾向于以先进带动后进,这也是大部分公司常用的方式。而采用优秀档与淘汰档比例相同,甚至淘汰档比例更高的公司,则可能是处于强势改革的阶段,正在进行大幅度的人员调整。

  另一个是对“末位”的强制程度,比如一家公司设定了5%的末位淘汰率,但是在执行的时候并不是强制每次都要选出5%的员工进入淘汰名单的。也有一些公司是会强制优秀档,这是一种让大家把焦点集中在优秀的同事身上的方法。

  而不同公司对“淘汰”的概念定义也会不同,传统意义上的淘汰是与末位员工解约,但现在更强调“末位优化”的概念,给末位员工提供培训或者调换岗位的机会。

末位淘汰制利弊分析:

  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末位淘汰制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它可以激励员工积极竞争,争取进步。当“最后淘汰”在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团队中进行的时候,最后一个人会面临这样的压力,为了避免被淘汰,员工会更加努力。

  2.它可以提高企业或团队的绩效,提高工作质量。如果每个人都加倍努力,他会做更多的工作,创造更多的成就,不断创造好的结果。

  3.可以直接简单的优化团队,淘汰最后一个人不是孤立的行为,而是同时保留和奖励那些合格和优秀的员工,把位置让给比被淘汰者更优秀的新员工。

  当然,末位淘汰制也有其消极的一面,“末位淘汰”的标准是“末位淘汰”,而不是能力,这个标准和正确的淘汰在职人员的标准有很大的不同。在职人员不符合岗位要求,即不称职、不胜任岗位工作,才会被淘汰,所以,如果“末位淘汰”的标准不全面,不合理,很容易出现意想不到的负面后果。比如最后一个人有能力有资格,或者全部都有能力有资格,而这些有能力有资格的人因为不合理的标准而被淘汰,这是不公平的,有损个人尊严的,也是太残忍的,可能导致企业或者团队的不稳定。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