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66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3.3有利于学生掌握各项运动技能:体育与音乐之间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没有了节奏,音乐就失去了灵魂,而体育中的技能和动作就失去了依托。在学习一些体育技能和动作之前,教师可以先利用音乐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在这种节奏感的引导下,技术动作就会变得协调。因此在学习一些体育动作时,教师可以将动作拆分为几个节拍,跟着音乐的节奏练习,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动作与音乐之间达到协调统一,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记忆,且动作的准确性会大大提升,降低动作失误率,提升动作的连续性,以后学生在听到相同音乐或者类似节奏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回想起相关动作,进行自主复习并强化记忆,熟练掌握各类动作技能。
3.4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课堂氛围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学习一些难度比较大的动作时,可能需要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如果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可能会感到枯燥甚至是厌烦,缺乏练习热情,很难取得良好效果。而在体育教学中使用音乐就可以改善这些问题,比如可以在热身运动中播放音乐,帮助学生克服身体和心理上的惰性,快速进入运动状态;还可以在学生出现身心疲惫,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播放一些有节奏感的音乐,以便有效地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运动的主动性[4]。
4总结
音乐与体育之间存在一种共性,二者之间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将音乐合理应用于体育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活跃课堂氛围,同时有利于各项运动技能的掌握,对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
[1]王娟.音乐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及其应用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2,10(12)11:45+47.
[2]宫佳明,杜娟.谈音乐在体育教学中的功能及其运用[J].教育探索,2012,14(16)09:57-58.
[3]孙丽珠.试论音乐与体育的相互关系及其在体育教学中的促进作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3(15)16:63-64.
[4]杨菲菲,李靖.音乐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0(12)01:149-1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