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文化遗产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94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三、大数据背景下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地区内涵、精神、艺术的所在,并不仅仅是一个需要保存和保护的对象,如果能够多层次、多角度地对非遗资源加以发展和利用,构建起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展示体系,才能够使非遗工作获得更为全面的价值。

  (一)推进文物的数字化保存与传播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线上数字博物馆的建设,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对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存,更在于让本国的历史文化与世界有一个数字化的接口,让全世界对历史感兴趣的人都能够足不出户便能访问、感受历史与文化。目前,大英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法国卢浮宫、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国家级大型博物馆都将数字博物馆的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同时,国内的城市博物馆,如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馆等也都以数字技术为基础,探索数字博物馆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应该加快数字化建设步伐,可以利用文字、图片、全息视频、三维扫描等手段,建立完善的数据库系统,全方位保存非遗文化和藏品信息,并通过数字平台展示,打造智慧文化馆、博物馆,以供参观者、研究者随时访问,补充实地观展的不足。系统运行顺利后,远期目标还可以与其他场馆进行数据交换,链接展示与对象有关的历史资料及文物,以挖掘各地馆藏之间的联系,从而建立完善的文化体系。

  (二)改造文化场馆站

  目前,浙江的博物馆、档案馆、文化馆、非遗展示中心虽然大都有自己的数字门户,但大都偏向于行政风格,习惯于将新闻动态、学术研究、概况、资讯等这些普通参观者很少关心的信息放在首页,没有真正站在访问者的角度思考他们需要怎样的信息,这是国内许多文化网站存在的问题。对比国外的博物馆主页可以发现,其网站的排版都比较活泼,具有图片为主的特点,并在醒目位置提示在展信息,以及提供儿童到馆、馆区地图、展览日历等服务信息。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站应充分借鉴国外网站设计风格,努力提升网站吸引力,提高特色项目的知名度和利用率,并营造活跃的分享与探讨氛围,以将非遗知识进行充分推广。

四、结语

  随着历史的发展,浙江保留了大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形成了在艺术、语言、饮食、文化理念等方面都具有不同于荆楚文化、黄河文化、巴蜀文化的独特性,是长江中下游文明中璀璨的明珠和宝藏。在大数据背景下,承载着地方文化烙印的浙江,有优势也有责任传承和发扬区域文明,打造见证区域文化传统的文化强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