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工程材料实践教学分析论文(第3页)

本文共计598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4.2学生开发

  积累源自学生自己的课程资源,如具有典型意义的创新试验、个性化的试验报告、学生的调研报告、讨论教学时学生准备的`讨论稿等,用于此后的课程教学,因贴近学生实际而产生亲切感,也能达到激发后届学生的挑战意识。4.3师生互动中开发在“互动教学”、“对话教学”的过程中也会不断涌现和生成大量课程资源[2]。这种课程资源在教师备课时往往无法预料和估计,它具有瞬时性的、不可预料性和不可重复性。尤其重要的是学生的“错误”、学生的“差异”也是一种课程资源。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即时做好记录已经成为本课程教学团队的工作习惯。这类课程资源的另一重要开发途径是:从历次学生提交的作业中筛选出具有典型意义的(可能是好作品、也可能是坏作品)作品,师生共同评点,然后整理汇编,这些可作为经典案例用于历届教学。

5.完善教学设施设备,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环境

  5.1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

  (1)精品课程网站的建设:本课程自校级精品课程立项以来,课程网站已进行三次实质性修改建设,现在的《土木工程材料》精品课程网站不仅能起到教学示范作用,更重要的是能成为指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学习的有效平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资源共享,能够自我完善知识体系。(2)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现有制作的《土木工程材料》多媒体课件具有系列化、技术先进、内容丰富、设计精巧、适用面广等特点。每个课件均涵盖本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精心制作检测实训文件,150多张工程图片,丰富了教学内容。将书本和传统板书难以展示的材料检测方法与技巧等内容,形象、直观地展示出来。通过直观的演示、人机交互、实时操作,直观、形象、生动地描述教学内容,结合启发式等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3)工程录像的收集与制作:目前《土木工程材料》教学采用的工程录像题材涉及古今中外,如《走近地中海》、《建筑中的庞然大物》、《世界遗产在中国》、《乡土建筑文化》、《中国古建筑:百集文献纪录片》、《为中国而设计:西方建筑大师与中国当代建筑》、《百姓故事:鸟巢》、《青藏铁路》、《混凝土工操作技能》等系列建筑工人操作技能VCD。同时,课程教学团队借助我校信息传播与策划专业的技术力量,合作拍摄以泉州市土木工程为题材的工程录像,这既为本课程提供反映泉州市环境影响的土木工程用料素材,也为信息传播与策划专业提供了实训机会和题材。

  5.2实验及实训条件

  (1)检测实训室的建设:检测实训作为实践环节中最基本的一环,相对于课堂理论教学,具有直观性、实践性、探索性、启发性等特点,具有课堂理论教学和其它形式教学所不能替代的作用。目前,我校已投资140万元,建成“十大”检测实训室———工程材料性能检测实训室、建筑石料检测实训室、砌体材料检测实训室、水泥检测实训室、普通混凝土和砂浆检测实训室、钢材检测实训室、管材检测实训室、沥青检测实训室、沥青混合料检测实训室和功能材料检测实训室。“十大”检测实训室的投入使用,使得课堂理论教学得到延续、补充和深化。通过检测实训,不但使学生得到基本实验实训技能的训练,还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实训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和敏锐的观察力。与此同时,还可以在设备仪器的整个调试运行过程中影响到学生的思维方法和工作作风,养成勇于探索,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良好科学素养。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校外实训基地是使学生岗位技能形成的必备场所。目前,已建设的28家校外实训基地,按双方合作紧密程度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27家“协作型”基地。这种基地具有构建成本低,实训内容多样、真实感强的优点。但稳定性相对较差,需要专业教师长期不懈地与企业保持联系。二是1家“合作型”基地。2008年挂牌成立建筑工程学院。学院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质量标准、双师教学团队、科研团队、校内外实训基地、毕业生就业、建设系统培训中心、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等八个方面。学生通过在校外实训基地的生产一线的工作和学习,熟悉职业标准、行业规范,了解企业文化,逐步养成了团队协作能力、与人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促进了从个体从学生———职业人———社会人的较色转换。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