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园教学中如何促进孩子间的合作精神
本文共计262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浅析幼儿园教学中如何促进孩子间的合作精神
合作意识是指个体对共同行动及其行为规则的认知与情感,是合作行为产生的一个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善于合作,不仅能从工作中找到乐趣,而且也能从生活中找到乐趣。
摘要:
合作是幼儿发展的基础,是幼儿将来在社会发展的立命之本,加强幼儿园教学中对幼儿合作精神的培养是幼儿园教学的重要工作和内容。本文对幼儿园教学中促进幼儿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以期为同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方式方法;幼儿合作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自愿结合在一起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合作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方式之一,也是非常重要的交往方式,培养人的合作性最好的阶段莫过于从幼儿开始。对于幼儿来说,使其在游戏的活动中,平时的学习中,日常的生活中学习合作配合、合理分工,能够让幼儿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其包容和协调关系的能力,从而保证活动、学习顺利开展。合作关系的建立对幼儿个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因此,幼儿园加强对幼儿合作精神的培养非常重要,这也是幼儿园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有效利用故事教学,培养幼儿合作意识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可以让孩子更加客观、理性地理解合作的重要性,教师在进行幼儿园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讲故事的时间给幼儿教授合作的方法,培养幼儿合作的意识,让幼儿在头脑中形成合作的思想,便于教师在教学中开展合作活动。
比如,我在幼儿园进行教学过程中,便将合作内容融入到故事中,注重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合作教育。我给孩子们讲过一个“蚂蚁搬豆子”的故事,有一只小蚂蚁看见一粒豆子,于是小蚂蚁想要把豆子搬回到自己的家中,可是豆子太沉了,小蚂蚁搬不动,急得小蚂蚁团团转。突然小蚂蚁灵机一动,想到虽然我一个人不能搬动豆子,但是我可以叫我的小伙伴一起来,将豆子搬回家。想到办法之后,小蚂蚁马上跑回大本营将自己的小伙伴都叫了过来,大家团结一致,将豆子搬回了家,一起吃到了香喷喷的豆子。之后我给孩子们进行故事总结:“小蚂蚁自己的力量太小了,但是它把小伙伴叫来一起搬豆子,大家一起团结合作,力量就变大了。我们小朋友也要向小蚂蚁学习,在生活学习中要团结、合作,那么我们就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做成我们想做的事情。”孩子们从故事中知道了合作的重要性,并且在之后的生活中,慢慢学会了合作,提高了孩子们合作的能力和理解。
教师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要将故事的内容进行深入,给孩子们进行透彻的讲解。对于故事的选择也要针对孩子们的特点进行挑选,让孩子们在听故事的同时,领悟其中的深刻道理,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二、有效利用实践教学,培养环境合作氛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幼儿创造具有合作氛围的环境,则可以让幼儿身入其境感受到合作带来的好处,能够有效培养幼儿合作的意向和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实践教学的方式,让孩子们切身体会合作的作用和意义。
比如,我在幼儿园进行教学过程中,利用实践教学的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合作带来的帮助。我在课余活动的时候,给孩子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玩具,让孩子们在活动的时候进行自由选择,但是每个孩子只能选择一个玩具。有的孩子选择了汽车,有的孩子选择了机关枪,有的孩子选择了小鼓,有的女孩子选择了娃娃,大家玩得都非常开心。玩一段时间之后,我询问孩子们道:“孩子们,大家玩了自己的玩具,是不是觉得有点单调?”孩子们嘀嘀咕咕地说道:“是”,还有的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都玩烦了”。我启发孩子们说道:“那大家可以一起玩玩具,建立合作关系,这样大家是不是可以玩到更多的玩具?”孩子们听到老师这么一说,眼睛亮了起来,兴高采烈地说道:“是”。而后的环节我让大家聚在一起玩玩具,娃娃有了小汽车可以坐,玩机关枪的小朋友玩到了小鼓,我还带领孩子们一起建立了一座“玩具城堡”,每个人拿出一个玩具组成一个玩具之家,每人拿出一个玩具就是一个很大的玩具城。一个人的活动变成了大家一起的活动,孩子们在具有合作性的环境中,感受到了交换和合作带来的乐趣,体会到了合作活动的益处,初步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