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英语毕业论文 > 正文

浅谈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论文(第3页)

本文共计524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英语难学,没有信心。

  (3)教不得法,英语教学条件差。

  (4)对所学语言国家有民族情绪。

  (5)认为英语对自己的将来没有多大的关系。

  同时,我认为性格内向、怕丢面子也是造成动机低落的主要原因。

  从上述原因来分析,英语学习动机是可以激发的,因为兴趣可以培养,条件可以改善,认识也可以改变,所以对教师来说,重要的是找出办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好奇心、成功欲、自信心、好玩好动等;其次,要有恰当的教学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动机与兴趣息息相关,相辅相成,兴趣是动机的保障。因此,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办法同样也适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总而言之,在英语教学中应做到:

  第一,鼓励表扬为主,适当批评,让学生经常得到自己进步的反馈,以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英语教学是个复杂的过程,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鼓励表扬,让学生感到自己的点滴进步都能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表扬。例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认真倾听,面带微笑,若学生答对了,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great/interesting/that is a good idea/I’m glad to hear that……教师的话会给予学生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同时,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帮助他们设法完成任务,使学生也获得成功的喜悦。

  第二,授课应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由已知到未知,逐步深入,使学生觉得英语不难学。

  第三,明确学习内容,每堂课结束前要总结要点,使学生明确哪些内容需要特别注意。

  第四,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获得成功的机会。

  (三) 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信心,降低学生英语学习的焦虑感。

  英语学习中,信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学生对教师的信心和学生的自信心。前者要求教师知识丰富、友好、负责,后者则更为重要。一般说来,自信心高的学生更能自如的发挥自己的水平,更不易受约束,而且这种自信心的力量使得他们的自信心更不易受到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威胁。为了保持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应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是能学好英语的。一旦发现自己的英语学的不差,他们就会更加自信,学习则更加有效。根据情感过滤说,学生的情感因素影响他们吸收所接受的输入。因此,教师应尽量降低学生的学习焦虑,减少情感过滤。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创造愉快、生动、友好、和谐的课堂气氛,因为这种课堂气氛是克服学生心理障碍、降低焦虑的有效途径。

  2、正确对待学生的语言错误。对于学生所犯的语言错误,只要不影响正常交际的顺利进行,教师应采取宽容的态度,这样有利于减轻学生运用目的语时怕犯错误的心理压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课堂练习首先要扫清语言障碍,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确保人人都能开口;另外,课堂教学交际化可以弥补学生性格缺陷,使内向型和外向型学生形成互补,是克服情感焦虑的有效途径。

  4、课堂上,教师既要鼓励学生大胆运用英语进行交际,也应允许学生沉默不语。勉强要求他们回答问题,表达观点,会使他们增加心理负担,焦虑上升。因此课堂上英语教师的耐心尤为重要。

  5、教师要对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采取接受和宽容的态度。每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他们有不同的学习动机、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学习风格。如果对每个人都作整齐化一的要求,会增加他们的焦虑感,使他们对学习目标望而生畏,这样就容易形成拔苗助长的情况,欲速则不达。

  综上所述,Krashen的情感过滤假设,以语言学习者为研究对象来探讨英语教学,对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我们认为,在英语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重要作用,充分调动、控制那些促进或妨碍英语学习的情感因素,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著作:

  陈琳 王蔷 程晓堂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英语课程标准》(试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

  2、文章:

  李建平 黄平 “实施英语情感教学 培养中学生运用情感策略的能力”,《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5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