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改革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356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一)课程目标要求

  1.工作能力要求:具有良好的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发布、信息交流的能力;能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从而提升大学生在升学、就业、职场等方面的竞争力。

  2.技术能力要求:能够利用网络搜索和处理信息;能够在windows操作平台下对资料整理归档;能用word文档记录相关信息,并能设计宣传海报、通知、编写论文、制作简历、制作贺卡等;能用excel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能用PowerPoint制作宣传广告、制作汇报演示文稿、制作课件等;能用图像和视频处理软件进行简单的多媒体素材制作。

  3.知识要求: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系统的概念;了解信息搜索相关知识;掌握网络基础知识;熟练掌握文件的管理、分类;掌握word的编辑、排版等操作方法;掌握工作表、工作簿的知识,掌握Excel软件的使用;掌握演示文稿的制作、演示;掌握图像和视频简单处理方法。

  4.素质要求: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时地在计算机中对文件进行收集、整理、归档;对计算机中的文件进行统一、有效的设置;及时利用网络搜索最新的信息;具有良好的信息伦理道德;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制作让人更容易接受的文档;利用office等软件进行文档处理时能够合理排版、节约纸张;利用office等软件工作时,能够选择恰当的素材和适当的颜色搭配等。

  (二)课程内容设计

  由于采用了项目化教学的设计,有许多模块内容混合组合在了不同的项目模块中。我们将其进行梳理分类后可以归纳为八大主要模块:计算机基础知识模块、软硬件模块、操作系统模块、文字处理模块、电子表格模块、演示文稿模块、网络应用基础模块和信息安全模块。将这些模块与企业对信息化能力的需求进行对比分析后,可以发现两者在内容的覆盖上有一定的重叠,但是吻合度不是很高。其中较为相似的内容主要是集中在电脑操作系统使用、软硬件维护、多媒体应用和办公自动化软件(主要采用office系列软件中的word、excel、powerpoint)应用等方面,而存在较大差异的主要有外围办公硬件设备、行业软件、多媒体设计、电子商务、互联网应用等方面。目前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内容设置有一些滞后,而更应引起重视的的是内容丰富程度方面差距较大,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这需要不仅从课程内容的时效性上进一步增强,更要在授课时间上进一步增加以涵盖更多所需的内容。

三、对比分析及结论

  本次调查研究对象覆盖各类企业单位,人员分布结构合理,对高职类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参考价值。虽然各个行业的不同岗位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各异,但能熟练使用办公软件的要求仍排在第一位,WORD、EXCEL、POWERPOINT等流行办公软件的学习仍然至关重要,这与目前的教学重点是大致吻合的,另外,随着互联终端和电子商务的大发展,利用互联网资源为企业进行客户服务和营销呈明显的上升,对计算机硬件和网络维护管理也变得十分重要,这方面的人才需要也很迫切。高职院校是十分注重培养今后企业员工实际操作技能的,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操作水平理应超过其他类型的就业者,如果不能超越甚至更低,将对毕业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当然相应的计算机考级证书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毕业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但就目前的就业市场形势来看,企业似乎更愿意看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考级证书在各行业的实际就业竞争力就显得很一般,所以不能光看学生拿了多少证书,还要同时看这个证书的侧重点与他今后的职业规划是否契合。本次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详细了解了一般企业对高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需求总体情况,研究表明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希望得到掌握较扎实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又对所就业行业有所了解,而且可塑性和自我学习能力较强的综合人才。而目前我们这类高职院校的在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内容设置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各行业的需求认知不够明确;实践教学培养目标与课程内容设置的对接有一定偏差,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善,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需求结合不够紧密。需要深入企业进行认真细致的调研,更真切地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员工,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学生。通识课教师也应该多下企业,将企业的真实的案例与可行的项目带入校园,充实我们的教学内容,更新我们的教学体系,从而更好的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水平,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阅读全文